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弗朗茨·明特费林 (德語: Franz Müntefering , 德语发音: [ˈmʏntəˌfeːʁɪŋ] ( ⓘ ) ;1940年1月16日 — ),生于 阿恩斯贝格 市的 内海姆 (德语:Neheim) ,他是 德国社会民主党 (SPD)内的一名重要人物。 1998-1999年期间他担任德国交通、建筑和住房部长,在2002-2005年担任 德国联邦议院 德国社会民主党派主席以及2004-2005年任德国社会民主党联邦主席。 2005-2007年他最终在 梅克尔 内阁担任德国工作和社会部长和德国联邦副总理一职。 2008年9月7日在 库特·贝克 退出德国社会民主党派主席的位子后,明特费林还曾被党内主席团提名为该职位的接班人。 生涯 [ 编辑]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蘭茲·明特費林. 法蘭茲·明特費林 (德語: Franz Müntefering , 德語發音: [ˈmʏntəˌfeːʁɪŋ] ( ⓘ ) ;1940年1月16日 — ),生於 阿恩斯貝格 市的 內海姆 (德語:Neheim) ,他是 德國社會民主黨 (SPD)內的一名重要人物。. 1998-1999 ...

  3. 弗朗茨·卡夫卡(德文: Franz Kafka [注 2],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德语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被评论家们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卡夫卡的代表作品《变形记》、《審判》和《城堡》有着鲜明的主题并以現實生活中人的异化与隔阂、心灵上的凶残无情、亲子间的 ...

    • 生平
    • 统治
    • 家庭
    • 個人名言
    • 評價
    • 延伸閱讀

    玛丽娅·特蕾西娅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1713年,她的父亲、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六世发布国事诏书承认女性同样可以继承管理家族世袭领地奥地利大公国,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不能由女性继承,他迫使德意志诸侯们在《1713年国事诏书》上签字以确保女儿的继承权,但这份诏书对诸侯们缺乏约束力。1740年查理六世皇帝去世之后,玛丽娅·特蕾西娅依照诏书的规定成为奥地利首位女大公,诸侯们群起而攻之,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就此爆发。1742年,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选帝侯、波希米亚国王卡尔·阿尔布雷希特利用诸侯们与玛丽娅·特蕾西娅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历史称他为查理七世。 查理七世的继位虽然得到了诸侯们的支持,但他并不能控制帝国的中心奥地利和波希米亚,更不用说群雄并起的德意志。他既无兵又无饷,只是个...

    统治期间的战争

    1. 1740年—1748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2. 1756年—1763年 七年戰爭 3. 1778年—1779年 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

    统治期间的改革

    玛丽亚·特蕾西娅的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至七年战争前的改革(1748—1756年)以及七年战争后的改革。其中,后期改革的主导权由玛丽亚本人转移至儿子约瑟夫二世和亲信大臣冯·考尼茨(1711—1794年)手中,其改革措施延续至约瑟夫二世单独执政时期。 玛丽亚即位时,哈布斯堡奥地利的国家财政实际已经破产。这种破产,很大程度上说是入不敷出。其原因在于奥地利的财政及税收制度是中世纪式的:贵族及教士拥有全国大部分财富,却并不交税,重税则压在人民头上。税收上交后,因缺乏审计和出纳管理,同时由于哈布斯堡王室的奢靡浪费,被白白浪费掉。 另外,由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是由各民族、各领地组成的“国家”,彼此互不统属,以至地方贵族权力过大。哈布斯堡家族为维持统治,不得不给予贵族们各种权利,以至于地方权力过大,无法指挥。同时,奥地利各地的教育水平参次不齐,国内识字率低,平民被排除在受教育行列外。 紧张的财政、无法管理的地方行政以及数十年与法国、土耳其的战争使得奥地利军队精锐损折严重,难以补充。同时,自欧根亲王去世后,奥地利军队没有产生足以独当一面的将帅。军队士兵来源于各个民族,只听从...

    對天主教會的革新與控制

    為了限制教會財產無限制的擴大,同時避免年青男女輕易被誘入修道院侍奉上帝,將青春與忠誠獻給教會而不是國家,她禁止教會參與遺囑的定立;減少教會團體的數量;21歲以下的男女不得誓言加入修道院工作;教會及修女不得行使「聖殿庇護權」來保護罪犯;在神聖的皇帝同意之前,教宗命令在國土之內不被認為有效。異端裁判所須受政府監督,故政府實際上在壓制、審核教會的司法審判。教育機構在女王兩位親信的指導下改組:許多教授職務原由耶穌會教士擔任,都改由俗世學者擔任;維也納大學改由國家控制以俗世化、人性化,其他大學的神學主導課程也擴大為科學及歷史各方面,虔誠的女王多少已預期到其子約瑟夫二世未來會因啟蒙運動而對宗教大刀闊斧了。

    丈夫:弗兰茨·斯蒂芬〔1708年12月8日-1765年8月18日〕,1735年失去洛林公国后获得托斯卡纳大公国补偿,1736年结婚,1745年成为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 子女: 1. 玛丽亚·伊丽莎白(1737年2月5日-1740年1月7日),夭折 2. 瑪麗亞·安娜(1738年10月6日-1789年11月19日),布拉格修道院領國采邑院长。 3. 玛丽亚·卡洛琳娜(1740年1月12日-1741年1月25日),夭折 4. 约瑟夫二世(1741年3月13日-1790年2月20日),神聖羅馬皇帝 5. 玛丽娅·克里斯蒂娜(1742年5月13日-1798年6月24日),荷兰和匈牙利总督阿尔贝特·卡西米尔(1738-1822)的妻子 6. 玛丽亚·伊丽莎白(1743年8月13日-1808年9月2...

    「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我寧可賣掉最後一條裙子,也絕不放棄西里西亞。」
    公認18世紀歐洲最英明的君主兼軍事天才──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曾感慨奥地利在女大公的治理下:「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完善程度,她的成就足以媲美最伟大的男人」;又在1752年評價說:「全歐洲君主只有我、匈牙利的瑪麗亞·特蕾莎女王,以及薩丁尼亞國王卡洛·埃曼努埃萊三世三人稱得上睿智天才,其他人都是蠢豬,都受到不良教育之誤導(指宗教束縛思想)而受困其中。」
    伏爾泰認為:「女王具有其後代君王少見的溫柔及民望,讓她得以將民心掌控地絲絲入扣、政令推行亦能恰到好處;她免除宮中的形式主義和過多的限制,向她訴苦的臣民最後都會滿意離開,高興得到好女王的教誨。」
    美國學者威爾·杜蘭特在20世紀描述她:「在世界歷史中,除了16世紀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及與瑪麗亞同時的俄國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在治國才具上略勝她一籌外,找不到比她更優秀的女王了。」
    2005年6月捷克票選「最偉大的捷克人」(Největší Čech)中,她排名第28,這表明即使在敵視奧地利的捷克人當中,她的驚人魅力至今仍永垂不朽。
    《玛丽亚·特蕾西娅女王传》
    顧劍 《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戰役》
    Dennis Showalter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1996年英文版
    Christopher Duffy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 1985年英文版
  4. 弗朗茨·明特费林Franz Müntefering,1940年1月16日-),生于阿恩斯贝格市的Neheim,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内的一名重要人物。 1998-1999年期间他担任德国交通、建筑和住房部长,在2002-2005年担任 德国联邦议院 德国社会民主党派主席以及2004-2005年任德国社会民主党联邦主席。 2005-2007年他最终在 梅克尔 内阁担任德国工作和社会部长和德国联邦副总理一职。 2008年9月7日在 库特·贝克 退出德国社会民主党派主席的位子后,明特费林还曾被党内主席团提名为该职位的接班人。 中文名. 弗朗茨·明特费林. 外文名. Franz Müntefering. 国 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940年1月16日. 出生地. 阿恩斯贝格 市.

  5. 2008年9月7日在库·贝克退出德国社会民主党派主席的位子后,明特费林还曾被党内主席团提名为该职位的接班人。 Wikiwand is the world's leading Wikipedia reader for web and mobile.

  6. 弗朗茨·明特费林Franz Müntefering,1940年1月16日-),生于阿恩斯贝格市的Nehei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他是德国 社会民主党(SPD)内的一名重要人物,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