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張達明於2014年6月27日參與法律界黑衣靜默遊行. 張達明於2015年8月9日參與一人一照片行動要求中國當局釋放律師. 張達明 ( Eric Cheung ,1963年7月12日 — ) [1] , 香港 法律 學者 ,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 首席講師。 早年就讀於民生書院小學(1975年畢業)、 民生書院 (1981年中五畢業) [2] [註 1] 以及 皇仁書院 (1983年預科畢業),在皇仁書院就學時與前 律政司 司長 黃仁龍 為同學。 [3] [4] [5] 他後來入讀 香港大學 法律學院及取得 法律深造證書 。 1996年起加入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他過去也曾經擔任大量公職 [6] 。 2014年起任法學院首席講師。 事件 [ 編輯]

  2. 2021年8月6日 · 明報專訊2016年經職員票選加入港大校委會多次見證港大爭議事件的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昨稱前晚4日辭去校委會成員一職張達明的校委任期原定至明年1月他昨稱辭任基於多個考慮因素始終人生好多優先次序好忙時要選擇有什麼仲有能力做有什麼值得去做」。 前校委李梓成對此傷感稱張達明表達持平中肯聲音屬校委會僅餘開明派教員校委會缺乏多元聲音已成一言堂」。 上 / 下一篇新聞. 舞弊控罪撤 黃耀明區諾軒守行為 控方認無直接證據涉酬邀籲投票. 黃庭外唱《問我》 寄語港人撐下去. 在美港人准留18月 澳洲「避風港」擴至BNO. 加國更新港旅警指離境或受阻 港斥故意曲解入境修例. 鄒幸彤保釋:「未審先囚」不應是慣例. 港大7校董公開信 促撤學生處分.

  3. 2023年1月16日 ·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去年6月入稟高等法院就他在2020年擔任律師會理事期間香港律師會理事會把2宗涉及他的投訴轉交予律師紀律審裁組展開紀律聆訊一事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有關決定。...

  4. 2021年8月30日 · 2021-08-30 22:59. 張達明。 資料圖片.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晚上在其fb專頁發帖指自己提前辭去律師會理事一職即時生效他在帖文中表示自己的任期雖然至明年才結束但他今午透過電郵向律師會請辭決定提前辭去理事一職即時生效希望花更多時間於家庭港大教學及提供免費法律服務他至晚上近11時在facebook發文指已向律師會請辭。 9月起學校教職員須打針否則自費檢測 疫苗假期延長至月底. 赤柱監獄男囚犯襲囚友 一人受傷送院.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晚上在其fb專頁發帖,指自己提前辭去律師會理事一職,即時生效。 他在帖文中表示,自己的任期雖.

  5. 2021年8月5日 ·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早5日於商台節目上表示對港大決定感到難過認為校方本身有紀律研訊程序但今次校方未經研訊直接處分他昨晚已經通知校方辭任校務委員會委員一職拒直接回應辭任是否與校方決定有關. 張達明表示沒有參與昨晚校委會的會議本身也是臨時收到緊急會議的通知但基於另有事務無法出席最終也沒有收到討論文件不知道具體討論內容。 他透露昨晚已正式辭任校委會成員,但未有正面回應是否與校方上述決定有關,只表示「有好多因素,希望專注做一些有能力做的事」。 被問到對校方決定有何看法,張達明指學生確實做得不對,但已經道歉,大學應是培育學生有錯能改的地方。 他提到,校方本身有紀律研訊程序,有規有矩,由紀律委員會聽取學生申辯下再作決定,但是次決定似乎有「越權」嫌疑。

  6. 2021年8月12日 · 代表上訴人馬家健的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12日表示當時建議馬家健認罪的是一名案底纍纍的師爺」,馬家健認罪後還押其間有囚友認為案件有問題馬家健才改聘律師團隊並改為不認罪受審當時主審法官已多次質疑控方是否應繼續檢控但控方堅持起訴雖然現在上訴得直馬家健卻在黃金時間白坐了近5年監。 律政司回覆查詢表示,會研究上訴庭的判案理由書和相關資料並適當跟進。 海關亦稱會研究上訴庭判辭。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在商台節目指出,事源馬家健(案發時20歲)向友人洪志謙(音譯)借出地址收包裹,被海關拘捕,他和盤托出後,洪志謙亦被捕,洪志謙住所更被搜出可卡因,二人被控企圖販毒罪。

  7. 2018年1月5日 ·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預計今年香港法治前景步入寒冬」,包括佔領行動及宣誓風波等案件敗訴一方會提出質疑甚至無理責鬧法庭。 他直言承受來自中港法制對法治理念不同的衝擊,因過往中央對香港法治,較尊重兩制,現時重視一國、全面管治權。 他指市民被政府誤導非世上理解的一地兩檢」,而是一地雙向兩檢」,是史無前例。 他指三步走的第二步是避免被指違反《基本法》。 香港最大貢獻是維持香港法制,而非擁抱內地法制,「非窮得下錢、高科技」,表明「唔會有更多嘅香港人無恥地奉承、無知地擁抱、無奈地放棄,反而無畏無懼繼續堅守崗位」。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表示,以往認為香港政治爭拗不斷,社會動盪,政府增加土地供應慢,樓市會轉差,但他上年初轉軚,改變悲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