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5年8月19日 · 拔萃男书院(英语: Diocesan Boys' School,简称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 香港圣公会 东九龙教区所设办的一所全日制 男子学校。 拔萃男书院成立于1868年,设有中学部及小学部,为 香港补助学校议会 辖下22所补助学校之一。

  2. 2005年8月19日 · 拔萃男書院 (英語: Diocesan Boys' School, 簡稱 男拔萃、男拔和DBS)是 基督教 香港聖公會 東九龍教區 所設辦的一所 全日制 男子學校。 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8年,目前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為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22所成員學校之一,故被坊間稱為香港教會主辦的22間「傳統名校」之一。 [2] 簡介. [編輯] 拔萃男書院前身為 曰字樓孤子院 (英語: 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 拔萃書室 (英語: Diocesan School and Orphanage)、 拔萃男書室 (英語: 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Orphanage)。

  3.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基本信息
    • 校名
    • 社堂
    • 歷史沿革
    • 校園文化
    • 校園風貌
    • 機構設施
    • 課外活動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間學校,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以及國小部(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國小),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地址位於九龍何文田亞皆老街,是一所全日制只收男生的學校。香港不少官商、文化名人皆於此畢業,學生在公開考試中成績非凡,在體育、學業及音樂比賽中均成績驕人,是一所傳統名校。

    •中文名:拔萃男書院

    •外文名:Diocesan Boys' School

    •簡稱:DBS,男拔萃,男拔

    •校訓:道成肉身

    •創辦時間:1869年

    •類別:私立學校

    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舊名曰字樓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拔萃書室(Diocesan School and Orphanage)、拔萃男書室(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Orphanage)。原校址在港島般鹹道(現為般鹹道官立國小),後於1926年遷至九龍亞皆老街現址。遷校初期,曾短暫借用今旺角警署之地(1927年)。由於香港不少官商、文化名人皆於此畢業,加上學生在公開考試中成績非凡,在體育、學業及音樂比賽中均取得驕人的成績,故此被香港市民視為傳統名校之一。創校至今,歷任九位校長。

    拔萃男書院創立初期為私校。1878年開始,接受政府津貼,成為津貼中學(School of Grant-in-aid Scheme)。回歸後,香港政府引入直接資助制度,拔萃男書院校董會最後決定,為減少所受的限制,改為接受政府直接資助,於2003年轉為直接資助學校。

    十九世紀中葉,英國聖公會在香港成立維多利亞教區﹙the Diocese of Victoria﹚。無論1860年成立的“教區本地女子訓練學校”或後來第二建校期的拔萃書室,創辦皆由聖公會之力,故英文都以“Diocesan”為名。該校於1869年創立時,英文校名“Diocesan Home & Orphanage”,至1891年改為“Diocesan School & Orphanage”。1912年,又更名為“Diocesan Boys' School & Orphanage”。至於去掉“Orphanage”而逕稱“Diocesan Boys' School”,大約在1930年代。

    英文是香港殖民地的官方語文,而該校檔案紀錄亦以英文為主,因此中文名稱在早期文獻中罕見記載。唯港府1878年《轅門報》﹙Government Gazette﹚稱該校為“曰字樓孤子院”,1879年《轅門報》又稱之為“曰字樓男女館”。名為“曰字樓”,蓋因般鹹道校舍呈“曰”字形。這樣命名實為一時的權宜,由此也可見該校創立之初還沒有一定的中文名稱。十九世紀後期,香港華人稱呼各校校名,往往以校長姓名代稱。俾士校長在位近四十年,影響巨大,於是民間稱該校為“俾士書館”、“俾士書院”。且俾士微瘸,因此甚至有“阿跛書館”的戲稱。不過,這些名稱皆不雅馴,校方乃將“俾士”更為近音的“拔萃”二字,更名年份今日已難確考。1912年,隨著英文名稱的改變,中文也相應更名為“拔萃男書室”。1930年代以後,方換成“拔萃男書院”的現名。

    1922年,費瑟士東校長引入了社堂制度(House System),以在校內進行體育和戲劇比賽。所有的學生被分為四組,即綠社、深藍社、黃社和褐社。隨著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紅社於1947年添入。二戰時期,三位前任校長相繼去世。為了紀念他們,葛賓校長1949年將綠、深藍、黃和紅社四社以雅瑟、俾士、費瑟士東和舒展命名。由於俾士時期的副校長賽克思(Henry Sykes)深受愛戴,褐社於是以賽克思命名。1960年,施玉麒校長創立了葛賓社(淺藍社)。郭慎墀社(紫社)於2002年增設。2004年,'58屆校友籌款籲請建立施玉麒社,未獲採納。直至2010年11月,現任校長張灼祥在六五屆舊生聚餐會上宣布,施玉麒社(橘社)將於2011年9月正式成立,英文名稱為Zimmern House。稍後,校方因應舊生之請,將英文名稱調整為George She House。

    除了社堂的設立外,該校還有幾種方式紀念前校長。早在1917年,即有校友捐款設立雅瑟及俾士獎學金。時至今日,費瑟士東、賽克思、葛賓、施玉麒、郭慎墀名下皆有獎學金的設定。為銘念施、郭二氏,校友更分別成立了基金。此外,1949年11月13日,校內教堂命名為“舒展牧師紀念教堂”(Rev. C.B.R. Sargent Memorial Chapel),由何明華會督開幕。2004年11月,校友舉行了“施玉麒校長紀念儀式”,包括祈禱會、教堂大門的施氏紀念匾額揭幕,以及紀念集《施玉麒校長專輯》(A Tribute to Canon G. She)的首發式。

    第一建校期

    1860年,維多利亞教區(Diocese of Victoria)施美夫會督夫人(Lady L. Smith)與英國遠東女子教育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在香港建立了一所隸屬於聖公會的女子學校――“教區本地女子訓練學校”(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由羅便臣總督夫人(Lady Robinson)擔任贊助人。根據法規,創校宗旨在“為本地女性提供基督教育”。校董會於般鹹道購入一塊稻田,建起一座水泥校舍。教學、寄宿及校內一切活動都在這座校舍進行。 不久,該校引致社會非議,陷入了經濟困境。視學官歐德理博士(Dr. E. J. Eitel)於致輔政司史釗活(Frederick Stewart)函中如是說:“1865年,當發現幾乎每個在那裡學過英文的女學生離校後都成為涉外婚婦,這所學校只好被迫暫停。”學校未幾重開,更名為“教區女子學校”(Diocesan Female School),但經濟環境絲毫未有改善。非僅如此,當時的華人並不希望讓自己的女兒接受西式教育。1868年,域多利教區第二任會督柯爾福(Bishop R. Alford)要求直接掌管該校。這標誌著“第一建校期”的終結。

    第二建校期

    十九世紀 1869年1月30日,柯爾福會督發出一份呼籲函,不久獲得一筆豐厚的捐款。當年9月,“曰字樓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在原有校址創立。新校招生的對象包括了英裔、華裔、歐亞混血兒以及其他國籍的適齡兒童,不分男女。新校不僅為生童提供衣食住宿的條件,更旨在以英國國教教義為本,引導他們建立基督誠信和勤儉生活的觀念。 1870年7月,英軍學校(Garrison School)的雅瑟先生(W. M. B. Arthur)獲委任為校長,雅瑟夫人擔任女舍監(Matron)。1878年,該校被香港教育司署劃入津貼學校(School of Grant-in Aid Scheme)之列。 1878年3月,雅瑟請辭後,校董會決定不再招收男生。同年7月,此決定遭到更改,該校計畫轉型為一所男校,不復招收女寄宿生。11月1日,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助理校長俾士(G. H. Piercy)成為新校長。俾士注重學業成績,該校學生在劍橋及牛津本地升學試(Cambridge and Oxford Local Examinations)中表現優異。 1891年,該校更名為“拔萃書室”(Diocesan School and Orphanage),以志新翼落成之慶。1892年,所有在讀女生轉入莊士東女士(Ms. Johnstone)創立的菲莉女校(Fairlea Girls' School,即協恩中學前身),拔萃書室成為一所男校。1899年,拔萃女書室於般含道玫瑰村(Rose Villas)開幕,荷嘉女士(Ms. R. Hawker)擔任首席教師。 二十世紀前期 1902年,拔萃書室易名為“拔萃男書室”(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Orphanage)。1917年,俾士先生退休,繼任者費瑟士東牧師(Rev. W. T. Featherstone)引入學生長(Prefects' System)、社堂(House System)及演講日(Speech Day)等制度。費氏還計畫將校舍由般含道遷往旺角的一處山頭。1927年,新校舍竣工在即,英軍徵用新校舍一年,然亦協助完成了最後工段。1930年,費瑟士東牧師因故辭職。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拔萃男書院顯示出對南京國民政府的高度支持。1938年1月,“拔萃擦鞋團”在當時校長舒展牧師(Rev. C. B. R. Sargent)的俞允下成立。團員奔走港九,為國民政府募款。1939年,新任校長葛賓(G. A. Goodban)委任一日籍台灣學生為首席學生長,甚至導致集體罷課。 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葛賓及大部分教職員皆遭遣往集中營,校舍改為日軍醫院之用。 戰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次大戰終結。同年11月,占據校舍的最後一批日軍被俘。校舍在英軍視察、清理後,由資深教師楊俊成(J. L. Youngsaye)於1946年3月21日負責接收。校長之職先後由張奧偉(O. V. Cheung)與孟克士(Mr. B. J. Monks)署理。1947年11月19日,葛賓休假完畢,由英國返港。隨後的聖誕假期中,學校開始大幅度維修。1949年,設立俾士挑戰盾(Piercy Challenge Shield),各社堂始以前任校長命名。1950年代初,學校計畫增建體育館、美術室、科學翼等設施。 1955年,葛賓先生宣布離職,施玉麒牧師(Canon G. S. Zimmern)接任校長。作為首位擔任校長的本地校友,施牧師發動了多項改革。首先,他積極向社會中下階層招生,淡除了該校傳統的貴族化形象。其次,他強調中華文化教育,削減了該校的殖民主義色彩。施牧師還於1955年首次舉辦了賣物會(Garden Fete)。 1961年,在職教師郭慎墀(Mr. S. J. Lowcock)擔任校長,學校進入田徑運動興盛期。郭氏重組行政機制以改善效率,又大量增聘教師。1969年,拔萃國小(Diocesan Preparatory School)成立。 1983年,郭氏因病請辭,資深教師黎澤倫繼任,是該校之首位華人校長。該校於體育、音樂、朗誦、辯論、戲劇等比賽中屢獲殊榮,課外活動得到長足發展。此外,語言實驗室、示範室得以設立,全校實施電腦化。2000年,黎氏退休,校友張灼祥接任校長。 2011年9月1日,校監徐贊生主教在學生開學禮早會上宣布,現任校長張灼祥將於下學年提早退休,結束其十二年(2000 - 2012)的校長任期。

    校園刊物

    拔萃男書院每年都會出版一本名為《集思》(英文名稱為《Steps》,意指階梯,取名自校園來往太子道的長樓梯),由校內一個全由學生擔任的編委會負責編輯,並於每年6月尾出版。校方每年亦會出版一本寫滿校務資料的《學校行事錄》(School Calendar)供學生使用,由同是由學生主理的印務部門(Publication Department)負責。另外,自從2000年校長由著名作家及教育家張灼祥先生上任,校方大力推動學校的寫作文化,鼓勵同學多寫作,因而該校的中文部及英文部每年均出版一本學生文集,分別名為《擊壤》和《Inspiration》,至今已經出版了9集共18本文集。學校的領袖生和學生議會每年也不定期的出版校報,其中領袖生出版的名為《粹聞》(英文版名為《Not Rigmarole》),而學生議會出版的則名為《鼎新》。

    校歌(改編版)

    拔萃男書院校歌的歌詞由英國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所作。

    在2010年6月,由一位香港的資深音樂人羅尚正先生(Mr.T.Lo)改編該校校歌,並命名為《拔萃男書院校歌2010》。

    《拔萃男書院校歌2010》由該校2009至2010年度的管弦樂團負責首演,該作品亦被選為《拔萃男書院回家的日子音樂會2010》的表演項目「DBS Year in Pictures 2009-10」中的第二首背景樂曲。

    拔萃男書院校園由多個部份組成,校園位於旺角加多利山麓,地理位置雖然臨近喧鬧繁忙的旺角市中心(事實上,蔡明山夫人教學樓與旺角新世紀廣場僅以圍牆分隔),但由於位處山麓高點,故學生從旺角亞皆老街正門回校需沿小徑(Drive)步行10-15分鐘上山。2010年,由於校方收到舊生張作鑫一筆捐款(外界估計為400萬元),曾一度將小徑命名為「靜思小徑」,後因學生群起反對作罷。學校另於李德義大樓旁設有一長梯(Steps)來往太子地區,步行時間較短,唯校方對此樓梯設有開放時間限制。

    校園主建築早於上世紀20年代建成,於50年代增建體育館,並在80年代大規模擴建新翼、新新翼提升教學效能。踏入21世紀,校董會決定進一步推行學校的千禧擴建規劃,新一代的建築全部由同是拔萃舊生的建築師周德年負責設計,包括拔萃男書院附屬國小(2004年落成)、蔡明山夫人教學樓(2005年落成)、李德義大樓(2008年落成)、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綜合大樓(2011年落成)、音樂廳大樓(2012年落成)、以及已擱置興建的停車場大樓。不過,因應近年的大規模擴建,校方在過程中砍伐了大量樹木,引起眾舊生不滿,認為破壞了原來校園優美的自然環境。

    大草地(Field)

    大草地位處主樓南座及新翼以南、國小部大樓以北,是拔萃男書院自1924年遷校至旺角以來最主要的兩項設施之一(另一為主樓)。在一般日子,大草地中央可供學生進行足球等球類活動,而該校在每年一度的賣物會中亦有部分的攤位設在大草地靠近中學主樓的一邊。2006年,由一舊生在大草地捐贈修建的一條田徑跑道啟用,並命名為「智晴徑」。另外,大草地近國小部的一邊建有一樹屋供國小部學生使用。該樹屋由中學部歷史悠久的禮堂長木椅經加工製作,環保之餘亦可作為紀念。此外,由於該校體育活動發展迅速,校方於大草地外圍興建了跳遠練習場、鏈球和鐵餅護籠、室外游泳池、高爾夫球活動區及射箭場等體育練習設施。

    小草地(Lawn)

    在主樓南座外面,一如傳統英式的建築,正門外設有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學生統稱該處為小草地,以便與大草地(Field)區分。小草地過往純粹供學生休憩之用,多為中文朗誦比賽練習地方,但於2011年適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校方得到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捐款,在小草地豎立一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以紀念孫中山先生曾在該校就讀的歷史。銅像已於2011年10月19日揭幕。

    拔萃男書院作為香港的一所本地中學,過往一直跟隨香港政府政策沿用英制的三二二三學制,提供三年國中、兩年高中、兩年預科合共七年的中學教育。直到2004年,學校國小部正式開辦,另外提供六年的國小課程。

    而隨著香港政府推行教育改革,中學部在2009/2010學年在中四級開始逐步落實三三四學制,轉為提供三年國中及三年高中,合共六年的中學教育。新學制的班別即將採用「Grade」的英文稱呼,有別於舊制中學的「Form」(中一至中五)及「Lower/Upper 6」(中六及中七),而中學班級的稱呼也將延續國小的序數,因此新制中一至中六的英文名稱將為「Grade 7 - Grade 12」。

    與此同時,校方籌備而久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亦將與新高中課程同步實施,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為期兩年,相等於新高中中五及中六兩級,但課程則受國際文憑組織而非香港政府教育局組織及管理。 校方期望此課程能為同學提供本地課程外的另一選擇。

    因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只是為期兩年,校方對修讀課程的學生提供一個相等於中四級的一年制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銜接課程,以協助同學適應國際文憑課程以論文及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拔萃男書院是香港少數提供法語課程的本地中學之一。無論修讀本地課程還是國際文憑課程,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中文或法語作為英語以外的學習語言。

    以下為2011年至2012年年度全校各班級資料:

    音樂

    每年拔萃男書院各合唱團及樂團皆於香港校際音樂節取得卓越的成績,當中高級組的男聲及與拔萃女書院組成的混聲合唱團更連續多年獲得香港校際音樂節的最佳合唱團之獎項,成為香港政府指定合唱團之一。拔萃合唱團過往多次為政府的官式活動演出,當中包括在香港回歸紀念日和中國國慶日升旗典禮中領唱國歌、以及於2008年北京奧運香港區火炬傳遞儀式中領唱主題曲《We are ready》等。拔萃男書院男聲合唱團亦曾於2009年獲邀前往北京國家大劇院參與其《八月合唱節》的專場演出。此外,拔萃男書院的合唱團每年亦會遠赴世界各地,參加國際比賽,包括世界合唱比賽、德國布拉姆斯合唱節等,並在多個組別取得世界冠軍的佳績。

    目前拔萃男書院合唱團的是全球最佳的男聲合唱團[1],而合唱團的全球總排名則為第11位。[2]至於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組成的混聲合唱團的世界排名(兒童及青少年組別)為第6名,全球總排名則與男聲合唱團同時並列於第11位。

    公民及德育教育

    在2010年5月24日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太平紳士就香港政治制度改革與拔萃男書院學生進行交流。除了向學生介紹政府在2010年4月推出的《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外,黃靜文亦參與了一場生動的問答環節,回應學生及教師的提問。黃靜文獲邀到訪,希望可以加強學生對香港政制發展的理解及聆聽他們的意見[3]。

    傑出會考成績

  4.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以及小學部(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5. 2008年11月1日 · 拔萃男書院的官方地址為「亞皆老街 131 」,然而閣下若非旺角地膽,可能來到門口也找不着入口。 事關校舍其實位於加多利山上一片偌大平地,師生們平日上學,可沿亞皆老街林蔭夾道的山徑緩緩而上,或者從另一邊不太顯眼的太子道入口「撐樓梯」。

    • 拔萃男書室為何改名?1
    • 拔萃男書室為何改名?2
    • 拔萃男書室為何改名?3
    • 拔萃男書室為何改名?4
    • 拔萃男書室為何改名?5
  6. 拔萃男书院(英语: Diocesan Boys' School,简称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 香港圣公会 东九龙教区所设办的一所全日制 男子学校。 拔萃男书院成立于1868年,目前设有中学部及小学部,为 香港补助学校议会 22所成员学校之一,故被坊间称为香港教会主办的22间 ...

  7. 2018年1月22日 · 中山曾就讀於拔萃書室,是拔萃男書院的前身。 史蹟點簡介 1883年初,在夏威夷已求學四年的孫中山轉讀美國公理會的奥阿厚書院, 至年中從夏威夷返回家鄉翠亨村。

  1. 拔萃男書室為何改名? 相關

    廣告
  2. 改名契即造即取即用,劃一收費 HK$500,全港17間分行,方便快捷,查詢熱線/Wts: 682-99999. 在香港人人都有改名,甚至改姓的權利,本行改名契服務深受歡迎,省錢兼省時,服務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