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3日 · 重點. 1月1日,日本發生7.6級地震,引發海嘯警報。 海嘯通常是由水體的突然擾動引起的,最常見的原因是海底地震。 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躍的國家之一。 2024年的第一天,一場7.6級地震襲擊日本中部,引發海嘯警報。 新聞報道呼籲沿海容易受影響的居民前往高地避難。 據報道,日本海沿岸的海浪高達1.2米,地震後,超過3萬戶家庭停電。 今次的地震喪生人數,已增加到至少55人,搜救倖存者的工作仍持續進行。 根據當地記錄,這是自2011年發生的高度破壞力地震以來,日本首次發佈這等級的海嘯警報。 海嘯是如何形成的? 海嘯是周期長的海浪,由水體突然遭到擾動,例如海底火山爆發或海溝斜坡崩塌等,但最常見的原因是海底地震 。

    • Christy Somos
  2. 2011年3月13日 · 2011年3月11日週五,當地時間下午2點46分18秒,日本 宮城縣 牡鹿半島 東南偏東1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海域處發生了 地震矩規模 9.0( 氣象廳 測定)( USGS 測定之地震矩規模是9.1, 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 是8.4)的強烈地震 [3] ,震源深度24公里(14.9英里) [4] ,這也是 ...

  3. 2024年4月3日 · 144. 台灣4月3日早上7時58分發生黎克特制7.2地震,震央位在花蓮縣南南東方25.0公里海域,震源深度15.5公里。 是次地震全台感到強烈震動。 受到地震影響日本沖繩及菲律賓都一度發出海嘯警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如果台灣方面提出要求,日本會盡快提供協助。 是次強震日本氣象廳也觀測到,並向沖繩地區發出海嘯警報,預估高度達3米,日本氣象廳指測得今次地震規模為7.5級,其後上調至7.7級,震源深度23公里。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指,高達3米的海嘯預計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上午1時左右抵達日本沖繩西南部海岸,0.3米海嘯襲擊日本西南部與那國島。 氣象廳同時向沖繩本島地區、宮古島·八重山地區發布海嘯警報,與那國島在當地時間3日早上9時18分左右錄得30厘米高的海嘯

  4. 2017年8月18日 · 受極端氣候影響,日本近年開始出現過去鮮少會出現的超級豪雨,2017年九洲的豪雨災迫使50萬居民緊急疏離。 圖/路透社. 日本由於地震頻繁,防災的重心在過去多擺在地震及火山方面。 圖為御嶽山火山噴發的搜救人員。 圖/美聯社. 2014年9月27日,岐阜縣與長野縣交界的御嶽山火山噴發,55人死亡。 圖/美聯社. 內閣府的中央防災會議,是日本最高災害管理單位。 圖/法新社....

    • 日本海嘯影響1
    • 日本海嘯影響2
    • 日本海嘯影響3
    • 日本海嘯影響4
    • 日本海嘯影響5
    • 海嘯一詞的重要性
    • 為何會引發海嘯?
    • 日本歷史上的海嘯
    • 日本海嘯警報系統
    • 如何評估潛在的海嘯風險

    津波(つなみ、TSUNAMI)一詞,可拆解成兩個字,「津(つ)」指的是渡船口、船舶停靠的港灣,而「波(なみ)」則是海浪,意味著海浪打進港灣,反映海浪對人類結構和生活的影響。當然,不僅是日本發生過海嘯,其他地方也都曾經發生過,但將近3分之1的海嘯紀錄幾乎都在日本,當中包括近代史上最慘痛的一場海嘯。 1896年,國家地理的一篇報導當中首次引用津波(つなみ、TSUNAMI)的英文用法,在該篇文章,英文含意是「地震波」,更加反映出地震與海嘯之間的關聯性,更直接引用海嘯的日文發音。因發音相當容易,亦沒有比它更加簡潔有力的詞彙得以形容海嘯的現象。因此世界各地便開始普遍使用TSUNAMI一詞,使得這個單字出現在英文文章之中也不足以為奇。

    海嘯是由海底劇烈運動引起,大約70%因地震引起,大部分是由火山活動引起。 日本位於多個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交界處,意味著板塊移動之下地震頻繁,都可能引發海嘯,也有可能是因為大型隕石撞擊,山崩、海溝斜坡崩塌、海底火山爆發,或是熔漿流進海底等。實際上,經由各種狀況之下引起水體擾動形成長週期的波浪,稱為海嘯。最常見的就是地震或火山運動,而這2種狀況在日本相當常見,發生頻率非常高。 板塊運動引起的普通海嘯,在接近海岸時大約高度為30公尺,因地形變動滑坡、隕石撞擊等物質進入水中,引起的巨型海嘯可能高達數百公尺。

    日本最早的海嘯紀錄可回溯至684年,一直以來,日本這個島國都在測量、研究海嘯。因為日本漁業繁榮,依賴海洋生存,而在宗教意義方面,大自然的力量神聖且重要,自古以來日本文化與民間傳說和海洋的關係相當緊密。雖然,在城市區域災難報導焦點主要為地震和火災,但在沿海地區,海嘯才是人們密切留意的重點所在。

    日本的海嘯警報系統會在地震發生後的幾分鐘之內迅速通知居民是否應該採取避難行動。該系統分為3等級:海嘯注意報、海嘯警報、大海嘯警報。 日本海嘯警報系統建置完善,包含警報器、廣播音響、國家廣播電台以及緊急服務等,但仍建議沿海地區的居民為安全起見,在地震發生時立刻撤離至地勢較高的地方,不要等到警報響起才行動,而且海嘯的浪高可能超乎預期,應該撤離至越高的地方越好。另外,還有一些應用軟體用來示警通知,事先預裝在智慧型手機上,以防萬一。

    在日本的沿海地區,可能會看到海嘯警告的標示與疏散告示,這些標示通常放置在較受遊客歡迎的沿海地區等,清楚明確地標示出該地區的海嘯潛在風險。另外,亦會設置眾多指標,指引位於高處的疏散地點或指定疏散場所的位置。 前往日本沿海地區有發生海嘯風險的地區旅遊時,建議可以事先調查最近的疏散地點,這些資訊亦可詢問下榻的住宿設施,或上日本政府相關網站查詢。各地旅遊服務中心亦有提供多國語言的防災避難資訊,是觀光客獲得相關資訊的最佳選擇。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2年1月16日 · 國際今日熱門. 網友回應.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的火山島15日大規模噴發,連在日本都出現海嘯,學者表示,這在日本觀測史上無前例,有可能是伴隨著火山噴發出現的「空氣振動」,在傳遞過程中引發大幅潮位變化。 氣象廳已在今天下午2時解除從北海道到冲繩的大範圍「海嘯注意報」。 氣象廳表示,雖然接下來海水潮位仍有可能出現變化,但已不用擔心會致災。

  7. 2019年3月11日 · 讀者迴響. 東日本大地震、海嘯和核災發生至今已屆滿8年,日本廣播協會(NHK)10日公布到目前為止已確認的死者及行蹤不明、「與震災關聯」的避難或搬遷等原因死亡的人數高達2萬2131人;另外因重建搬離,主要災區的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的人口減少了至少30萬人,至今也還有5萬2000人持續避難。

  1. 相關搜尋

    海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