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他當著曹操的面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卷一《劉玄德斬寇立功》)看來,一個人是能臣還是奸雄,並不取決於他內在個人道德品質,而取決於他外在社會政治處境。同樣是曹操,同樣具備超人智慧和人格品性,但他可能成為能臣,也可能

  2. 作為奸雄曹操有著獨特的奸雄的膽識。 毛宗崗說:「孫權之兵事決於大都督,劉備之兵事決於軍師,而惟曹操則自攬其權,而獨運其謀。 郭英德老師講《三國演義》(十一):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說曹操 - 每日頭條

  3. 劉備第一次投曹操時,曹操的謀士力主翦除劉備,以絕後患,當即被曹操斷然拒絕。 他說:「方今用英雄之時,殺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此事不可為。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09年在河南 安阳出土認為是曹操遺蹟。出土骨骼身高只有1.55米左右,符合史書形容曹操身材短小描述。 2010年1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宣布,“向全国征集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

    • 史書與文學作品中的曹操事蹟異同
    • 曹操受人非議的地方
    • 總結

    徐母罵曹

    《三國志.諸葛亮傳》對此事亦只記載數言: 先主在樊聞之,(指劉琮降操)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而《三國演義》從第 16 回開始,便大肆渲染曹操賺庶母騙徐庶的詭計,以致於造成庶母自縊的悲劇,此舉旨在攻擊曹操的用人政策,醜化曹操的政治品質,同時歌頌劉備成全徐庶的孝道,以伐木送行之舉美化劉備乃仁德之君的形象。 然而,按諸史實,此事乃是曹操追擊劉備時意外捕獲庶母,並非因其子「棄明投暗」而縊死。《三國演義》和三國各戲劇如此虛構,也都是出於尊劉眨曹的政治需要。

    赤壁鏖兵

    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大眾最為熟悉的三國戰爭,各種人物的勾心鬥角與戰爭轟轟烈烈的場景也被拍成諸多影視作品,然而在史書《三國志.武帝紀》對赤壁之戰只寫了這幾句: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周瑜傳》云: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並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武帝傳》未提到火攻,又據《江表傳》載: 操)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事實上,是曹操引兵自退,而非由周瑜和諸葛亮攻退;是曹操自己燒船,而非諸葛亮借東風燒船。《周瑜傳》雖提到黃蓋建議「可燒而走也」,但也並未提到連環計和苦肉計。 《三國演義》把寥寥幾筆的歷史記載寫成了驚天動地的戰爭畫面──千軍萬馬,火海翻騰,刀光劍影,氣勢恢宏,殺得曹軍人仰馬翻,一敗塗地。這些都是在貶低曹操的軍事才能,寫其兵敗途中的三笑,當場出醜,更是捏造其狂妄自大的性格,襯托諸葛亮三處埋伏的遠謀深慮。

    是誰抹黑了曹操?

    從以上的例子可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絕對是醜化了曹操的人格,但抹黑曹操的絕不只羅氏一人,在《三國演義》背後的幕後推手應是毛宗崗,因為藉著他的評點潤飾,把文本中貶抑曹操的成分更加渲染,可以說毛氏為了達到維護「正統」的目的,可謂不遺餘力。 毛宗崗於〈讀三國志法〉曾言:「讀《三國志》者,當知有正統、閏運,僭國之別。正統者何?蜀漢是也。僭國者何?吳、魏是也。閏運者何?晉是也。魏之不得為正統者何也?論地不若論理,故以正統予魏者,司馬光《通鑒》之誤也。」因此,在《三國演義》中被醜化最嚴重的,當然就非曹操莫屬了,如下所述: 曹操既脫華容之難,行至穀口,回顧所隨軍兵,止有二十七騎。……操忽仰天大慟。眾謀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難之時,全無懼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已得料,正須整頓軍馬復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由上文可知,曹操兵敗時,懷念過去足智多謀的郭嘉不幸早死,不禁淚如雨下。但是,這種真情流露的表現,到了毛宗崗的手裡,便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一個以批判曹魏為己志的人怎麼可能會...

    當然,曹操並非聖人,他也有很多為人詬病的事蹟。其中,最受人非議的是曹操性格易嫉妒,陳壽在《三國志.魏書.崔琰傳》中說: 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樓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而琰最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另外,諸如文人楊修、醫師華佗等人,也被他所殺,可見曹操忌才的一面。這無疑是曹操的缺點,但在天下大亂的三國時代,其他君主如劉備也曾殺彭羕,所以我們不能僅指責曹操,而忽略其他軍閥。 曹操另一個為人詬病之處便是嗜殺成性,以下是《後漢書陶謙傳》所載: 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虙、睢陽、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初三輔遭李傕亂,百姓流移依謙者皆殲。 但是,根據郭沫若的研究,這件事很有可能是吳國人故...

    綜合上述各種觀點,我認為,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不是篡漢,而是扶漢。雖然曹操的確有諸多缺點,受人非議之處也不算少,但正如黃仁宇先生在〈魏晉南北朝與浪漫主義〉一文中實事求是地評價曹操說:「《三國志》裡的曹操,不見得比他同時人物如劉備、孫權更為譎詐。而且他有敢說敢做,豪邁磊落,放浪不羈的浪漫色彩。」。 曹操絕不是心慈手軟的善人,但更不是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大奸大惡之徒。曹操是一個具有立體形象的歷史人物,並且從他延續漢祚與平定戰亂的結果來看,說他功大於過也是名副其實。 翦伯贊:《應該替曹操恢復名譽─從〈赤壁之戰〉說到曹操》,1959 年 2 月 19 日光榮日報。 王沈《魏書》:「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6. 2024年5月18日 · 他既是智謀機警,志大才高的英雄;同時又是一奸詐狡猾,嗜血殘忍之奸雄。曹操因而被評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羅貫中對曹操這一矛盾形象的雕塑非常深刻,擺脫了早期小説中人物形象性格單一化、平面化的缺陷。毛宗崗稱其為「三絕」之 ...

  7. 曹操 : 古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 : 概述《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的研究及「兩個曹操」的問題 Other Titles: 概述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的研究及兩個曹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