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17日 · 正生書院眨眼營運了24年經歷不少起跌由初期的艱難至後來2009年因遷校風波而受到梅窩居民謾罵令學校一躍成為全城焦點當時陳校長與學生始終從容面對態度不卑不亢贏得不少市民讚賞惟最後仍然無法成功搬至合適的廢置學校但變相促成了 ...

  2. 正生書院遷校事件自 九年廣泛受社會關注其間正生一直成為傳媒追訪的對象經歷由輿論力棒的焦點以至被傳媒指控審判的階段今年四月政府准許正生申請霞澗現址附近兩片土地作改善工程可惜遷址梅窩的訴求仍不甚了了。 迄立風眼中的陳兆焯校長接受本報專訪,暢談如坐過山車的「遷校風波」,以及當中的信仰心路。 以下為部分內容: 「遷校風波,令我體會要開放、不執著,如聖經說: 『心意更新而變化』,對我來說,亦是祝福。 」(陳兆焯) 陳兆焯表示,整個遷校風波中,最感困難的不是被廉署搜屋、遭受他人的不友善對待,反而是如何面對引誘,以及在高峰時如何平衡看待自己。 「有日,我在街上,有人給我二千元,以示支持正生。 其實,我可以佔為己有,又沒有人知。 」陳兆焯說,這個是利益引誘的風險。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香港正生書院一所簡陋的戒毒學校卻有高達七成的戒毒成功率比政府資助的治療中心還要高。 正生精神當時感動了不少港人,包括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藝人陳敏兒等紛紛發聲支持,在輿論壓倒支持下,反對者不得不退縮,遷校本已幾近成事。 但在09年8月中,有周刊指正生在內地投資色情場所及賬目混亂後,形勢急轉直下。...

    • 要向世人證明存在價值
    • 一切看似沒有影響 卻其實全被影響
    • 不是戒毒所 而是自然學校
    • 無法出席兒子的畢業禮

    近年,青年問題生態急促轉變,正生收生數目下降,目前只有二、三十個學生仍在島上上學,學校面臨長遠的經營問題,他和不少教職員自願減薪,但沒有新的資金出現,學校仍然無以為繼。 陳兆焯從浪尖上走過一次又一次,這次太太勸他別走得前,怕一高調又會惹來事端。陳兆焯說自己作為校長無法不接受訪問,於是記者打電話來,他一早又出門去,年末沒有收爐之意,反而馬不停蹄,一次又一次向記者解釋自己的教育觀,他要向世人證明正生書院有寶貴的存在價值。教育不止一條路。 「我明白太太的擔心。二〇〇九年,大班(鄭經翰)提我,話傳媒把你捧到變成上帝,之後唯一的古仔就是上帝變魔鬼。我不怪傳媒,事後我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我有責任把整件事變得更透明,公開,對外作最好的溝通,不能大安旨意覺得別人會理解,現在我寧可麻煩一點,多花點心力,多一點的...

    「這一年,正生還是過着打波、上堂的日子,只是外頭的比賽,與外遊學習的機會都已經取消了。我也少了會和講座要開,便多了回來,這一年我們八次一起到西貢參加野外活動,和學生一起玩帆船,他們都好開心。」校長說,除了校外活動全部取消,學生經營的理髮店生意也變差。 「外面少了人行街,人人在家工作,不用見客,也自然少管了儀容,少剪了頭髮。另一方面,我們為學生創立的影音剪接公司,原本許多工作都取消了,原本我們計劃到蒙古拍攝—取消了,大大小小的馬拉松也都停了。什麼都無了。」他無奈,學生少了職業訓練,於是學校這年破天荒師生一同辦了八次野外特訓,他教他們上山下海,學生都很享受揚帆海上的感覺。 陰天看不見晴天時,就畫一條彩虹給自己。 然而島外青年問題隱蔽化,不少吸毒和犯罪行為轉至隱蔽地方發生,網絡的發展亦引伸出大量電...

    以前公眾以為入讀正生的學生大多有嚴重的行為問題或吸毒習慣,外人把正生當成戒毒所,但陳兆焯認為正生是名副其實的學校,而正生早在年多之前,希望大力招收有隱蔽問題或是需要情緒支援的青年人,希望寄宿生活可以令這羣年輕人放下手機和鍵盤,在自然中學習,找到自己的自信,不再因社會環境而感到手足無措。 「昔日的青年問題可能與違規有關,可能是加入黑社會,可能是吸毒,但現在的青年慢慢變成隱蔽的個案,他們對未來無望,希望從社會中抽離出去。而且這一年因為疫情問題,學校停課,愈來愈多的人窩在家中,卻也因為疫情,我們要接觸家長相對而言困難重重,以前我們會安排一些日營給外面的學生來體驗一下正生的生活,今年也取消了。」 正生近年淡出社會的眼底下,直到再次資金緊絀,陳兆焯接二連三接受訪問,尋求救校方案,推廣助學計劃,才又回到...

    他說到,去年兒子在英國大學醫學院畢業,他和太太因疫情無法前赴參加兒子的畢業禮。他視之為人生其中一個遺憾,知道兒子在當地醫院實習,走在抗疫前線,他在越洋電話的一頭問兒子怕不怕。兒子說,不怕,就像士兵不可以怕子彈。他掛下電話,心中一陣豁然,什麼都不怕了,因為孩子長大了。 最後,我們叫陳兆焯為新一年許個願,他在黑板上寫上「平安快樂」,攝影師叫他用紙巾擦掉,方便再取一個遠鏡,拍他寫字,我們叫陳兆焯再寫一次,寫什麼都好。他一筆復一筆寫成「陳以樂」三字,那是陳兆焯唯一的兒子的名字。 陳兆焯說,他把兒子當成自己其中一個學生,如今以樂成為一個有夢想又勇敢的人,他希望自己也可以教好其他孩子,令他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夢想又勇敢的人。

  5. 正生書院是一所戒毒及戒除成癮行為的私立寄宿學校。 這裡的老師們默默付出,著重身教,與學生同食、同住、同眠,四季同沖「凍水涼」(冷水浴),但只支取低於市價兩至三成的薪金。 老師冀望學生除了成功戒毒外,亦學會自立、與人共融,學習人際關係、找到人生意義,甚至願意信靠上帝。 男浴間水池. 非一般的理念和果效. 正生書院以戒毒為學生目標,焦點卻不只是戒毒,而在生命教育。 校長娓娓道來:「學生以前睇『鹹書』,如今爭睇《古文觀止》;從前夜瞓是為了打機,,如今夜瞓是為了織頸巾送畀媽咪! 」行為徹底逆轉,都是源於老師的薰陶,證實了「道成肉身」的教育方式,可以把「迷途羔羊」領回正路,,成功率且達至90%。 移民荒島價值重組.

  6. 2018年10月30日 · 1. 位於梅窩的正生書院多年來為曾經沉淪毒海的年輕人提供戒毒服務正生校長陳兆焯指近年越來越多人關注隱蔽青年等問題未來希望開辦第二間正生書院在青少年未犯事前協助他們回歸主流」。 而正生書院將於2019年推出一項為期一年的短式教育計劃特別為有另類學習需要的青少年而設將招收小五至中三學生陳兆焯未來希望開辦正生書院第二間學校在青少年未犯事前助他們回歸主流」。 (黃詠榆攝) 正生望開第二間學校 助未犯事青年「回歸主流」 對於開辦第二間學校的構想,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指:「很多人提起正生,便想到犯規青年,但很多(青年)根本未去到那一步。 」陳指,在正生有多年的生命教育經驗,留意到住宿、生活對青少年成長而言十分重要:「若不能解決家庭問題,只會如同困獸鬥。

  7. 基督教正生書院 (英語: Christian Zheng Sheng College )為 香港 一所由 基督教 私立 中學 [1] ,學校現址在 大嶼山 芝麻灣半島 的下徑 [2] (又稱霞澗或蝦澗)。 2009年約有110名學生,以吸毒者及情緒、行為上出偏差、失控(如打架、吸煙、濫藥)的青年為主,多為 香港法庭 判處進入,學生在入學時都已經沒有毒癮 [3] 。 該校由現任校長 陳兆焯 於1998年創辦,校監為 林希聖 。 除了正生書院外,亦有一些年輕吸毒者會被法庭判處到由 香港懲教署 管理的 喜靈洲戒毒所 。 [4] 歷史. 1995年,當時 正生會 在禁毒高峰會提出 香港 需要設立一個專給年輕人戒毒的學校,但當時政府沒有接納 正生會 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