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灰伏翼(學名: Hypsugo pulveratus ),又名中華伏翼多塵油蝠是一種小型的伏翼。牠們主要分佈於中國中南部與東南部、老撾、泰國、緬甸及越南。有紀錄指牠們居住於岩洞及人工建築物之內。

    • 形态特征
    • 栖息环境
    • 生活习性
    • 分布范围
    • 生长繁殖
    • 亚种分化
    • 种群现状

    灰伏翼是伏翼属中体形稍大的种类,前臂长一般都达到或超过34毫米,耳近三角形,耳屏短前端钝圆,其长度仅为耳高的1/3左右。第1指长5.2-6毫米,其基部指垫较发达,第3、4掌骨几乎等…

    灰伏翼栖息于海拔为400-1900米的岩洞中,白昼洞内光线稍暗于洞外,洞内无积水,较干燥,内外温差不大。

    灰伏翼种群数量不多,常单只或小群伏于石缝内。同栖一洞的有宽耳犬吻蝠,偶见零散的折翼蝠。灰伏翼的生活力较强,2月份安静时,其二氧化碳呼出量相对较高,惊动时能立即起飞,在室内暗箱中,它…

    灰伏翼在中国以内分布于安徽、上海、福建、广东、香港、海南、云南、四川、陕西、湖南、贵州、江苏、台湾;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

    灰伏翼雄成蝠茎长9-10毫米,睾丸位于尾杆基部、阴茎两侧。2月份其储精囊虽小,呈尖形,但睾丸内仍具大量游动的精子,精子平均长度为70.03±1.38微米(65.4-77微米)。2月…

    灰伏翼为单型种,无亚种。

    灰伏翼分布范围很广,种群数量虽不丰富,但并不罕见,暂无具体的种群数量信息。

  2. 灰伏翼(學名: Hypsugo pulveratus ),又名中華伏翼多塵油蝠是一種小型的伏翼。牠們主要分佈於中國中南部與東南部、寮國、泰國、緬甸及越南。有紀錄指牠們居住於岩洞及人工建築物之內。

  3. 2021年11月6日 · 灰伏翼(學名: Pipistrellus pulveratus ), 蝙蝠科伏翼屬的動物。 灰伏翼體形較小,前臂長約34-35毫米,耳呈三角形,體毛黑色具少量短的淺沙色霜樣毛端,無明顯陰莖骨。 灰伏翼主要分佈於中國、老撾、緬甸、泰國及越南,棲息於海拔為400-1900米的巖洞中,為 食蟲性 蝙蝠 ,以 蚊 、 飛蛾 等 昆蟲 為食。 灰伏翼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來源: [1] ) 別 名. 黑褐伏翼. 中文學名. 灰伏翼. 拉丁學名. Pipistrellus pulveratus. 界. 動物界. 綱. 哺乳綱. 目. 翼手目. 科. 蝙蝠科. 亞 科. 蝙蝠亞科. 屬. 伏翼屬. 種. 灰伏翼.

  4. 灰伏翼(學名:Pipistrellus pulveratus),是蝙蝠科伏翼屬的動物灰伏翼體形較小,前臂長約34-35毫米,耳呈三角形,體毛黑色具少量短的淺沙色霜樣毛端,無明顯陰莖骨。

  5. www.wikiwand.com › zh-hans › 灰伏翼灰伏翼 - Wikiwand

    灰伏翼(学名:Hypsugo pulveratus),又名中华伏翼多尘油蝠是一种小型的伏翼。 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南部与东南部、老挝、泰国、缅甸及越南。 有纪录指它们居住于岩洞及人工建筑物之内。

  6. www.wikiwand.com › zh-cn › 灰伏翼灰伏翼 - Wikiwand

    灰伏翼 ( 学名 : Hypsugo pulveratus ),又名 中华伏翼多尘油蝠是一种小型的 伏翼 。 它们主要分布于 中国 中南部与东南部、 老挝 、 泰国 、 缅甸 及 越南 。 有纪录指它们居住于岩洞及人工建筑物之内。 与其他伏翼一样,灰伏翼也是一种 食虫性 蝙蝠 ,以 蚊 , 飞蛾 等 昆虫 为食。 Quick Facts 灰伏翼, 保护状况 ... Close.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灰伏翼(学名:),又名中华伏翼、多尘油蝠,是一种小型的伏翼。 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南部与东南部、老挝、泰国、缅甸及越南。 有纪录指它们居住于岩洞及人工建筑物之内。 与其他伏翼一样,灰伏翼也是一种食虫性蝙蝠,以蚊,飞蛾等昆虫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