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2月5日 · 1分鐘看懂財務報表. 2021.12.05. 基本分析. 最後更新:2022-07-01. 有些公司為了創造更高的報酬所以會舉債投資這些債務就會產生利息費用包含了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會列在 損益表 中的單獨項目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是產生利息支出尤其負債越多的公司利息支出就會越多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損益表中的利息費用怎麼看並告訴大家在哪裡可以查詢到這個數字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利息費用是什麼意思? 利息費用怎麼看? 如何查詢 ? 快速重點整理:利息費用是什麼意思? 利息費用是什麼意思? 利息費用 (Interest Expense): 又分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大部分的公司都是產生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利息收入,統稱為利息費用 (Interest Expense),

  3. 利息費用乃是企業進行營業活動時不可或缺的費用其主要來自於企業向金融機構融資借款所產生的利息支出借款可讓企業取得資金擴充業務規模提升運作效率或滿足營運週轉需求而利息費用正是企業為取得這些資金所付出的成本。 企業在進行營業活動時,往往需要購入原料、設備、廠房等資產,以及支付員工薪資、租金等費用。 因應資金需求,企業可能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貸以補充營運資金,而借款所產生的利息費用便歸類為 營業費用 。

  4. 2023年11月26日 · 一般來說公司會發生利息支出最常見的情況有以下三種包括向銀行借款向同業借款以及因為延遲支付價款所產生的利息支付銀行借款利息. 當我們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時候都會拿到統一發票但當我們向銀行借款並支付利息時卻不曾拿過發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原因我們可以看一下《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 》第 4 條第 1 項第 23 款: 《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4條. 合於下列規定之一者,得免用或免開統一發票: 二十三、銀行業。 這也是為什麼公司支付利息給銀行,只會拿到收據,而不會拿到發票。 下一個問題則是,那麼公司支付給銀行利息時,要不要扣繳呢? 這時我們就要看《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 》第 83 條: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 83 條.

  5. 利息是負債的資金成本,在稅務上可認列為費用抵減所得稅,不似股利是權益的資金成本,屬盈餘分配,不能抵減所得稅,所以負債的資金成本比權益低,財務管理又有槓桿作用,經營權不受控制,雖然有不能償付本息的風險,舉債營運常成為企業的選項。 利息在稅務上雖然可以認列抵稅,並非全無限制,有些是配合財務會計的規定如利息資本化,有些則是稅法的規定,如關係人借款利息。 再者財稅法規一再變動,如房地合一稅及投資性不動產的分類,現行稅法對利息的認列規定,可能必須重新修訂檢討,以下乃就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 (以下稱查核準則)97條對利息費用相關規定予以分析研討,並提出改進之道。 貳、業主往來利息.

    • 損益表是什麼?
    • 損益表的結構
    • 損益表的計算公式
    • 如何從損益表看出公司好壞?
    • 如何查詢公司的損益表數字?
    • 快速重點整理:損益表怎麼看?

    損益表(英文:Income Statement)是公司重要的主要財務報表:三大報表之一,目的是報告公司在一年、一季或某個時段內發生的收入、支出、收益、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淨收益。 損益表是公司的核心財務報表之一,之所以稱為「損益」,是因為它顯示了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利潤和損失,將所有的收入減去所有的支出,計算出來即可看出公司是否有獲利賺錢。 如果把損益表用比較簡化的方式去理解,可以分成: 1. 收入(Revenues):透過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賺取的金額。 2. 支出(Expenses):包括銷售成本、管理與行政費用、利息支出等等。 3. 稅前淨利(Income before tax):總收入減去總支出,但還沒扣除所得稅之前的淨利。 4. 稅後淨利(Net income):總收入減去總支出,再...

    損益表項目看起來很多,不過你可以用下圖去簡化的理解它: 損益表的結構中,這幾個公式可以先了解: 1. 想知道公司獲利基本指標看「營業毛利」=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2. 想知道公司本業是否賺錢看「營業利益」= 營業毛利 – 營業費用 3. 想知道公司本業或業外是否賺錢看「稅前淨利」= 營業利益 + 營業外損益 4. 想知道公司最終獲利狀況看「稅後淨利= 稅前淨利 – 所得稅 5. 想知道公司每1股可賺多少錢看「每股盈餘(EPS) 」= 稅後淨利 ÷ 股數 例如營業收入減營業成本就是毛利,毛利減營業費用就是營業利益,以此類推。一般我們查到公司財報的呈現,也是根據這個脈絡去排列。

    先有這個概念,可以讓新手更快的理解損益表的功能:損益表就是幫你知道錢賺了多少、花了多少、最後淨賺多少錢。 一間公司的損益表,計算稅後淨利的基本算法為: 總收入(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 – 總支出(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營業外支出+利息費用) – 所得稅 = (本期)稅後淨利 不過這種呈現方式,如果我們是自己開店就可以這樣簡單紀錄,就知道賺多少錢、最後帳上的錢對不對,但如果你是一家上市櫃公司,就必須呈現更多細節,方便投資人理解公司業務的變化。

    損益表的基本觀察重點

    透過損益表 主要是查看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利潤和損失,讓投資人看出公司的獲利能力, 並更了解公司內部的情況,公司內部管理高層也可以透過損益表做出決策。 但是損益表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沒學過會計的人可能會一頭霧水, 其實損益表的關注重點,是「收入」。因為沒有收入,一間公司就沒辦法活下去。 成本費用雖然也重要,但那些仍是在收入的基礎上去做支出,一間公司也不可能縮減成本到完全沒支出。 因此損益表主要觀察收入重點為這4個項目: 1. 營業收入:代表總營收,且尚未扣除成本。一般會看營收數字,以及營收成長率。後面其他毛利、營業利益、稅後淨利,其實都是營收去扣掉各種支出組成的。 2. 營業毛利:代表公司銷售產品服務的實際獲利。一般會看毛利率長期的變化。 3. 營業利益:毛利扣掉營運費用就是營業利益,代表公司在本業是否有賺到錢。一般會看營業利益率長期的變化。 4. 每股盈餘(EPS):淨利除以股數就是每股盈餘,帶表公司每股可賺多少錢,可以理解公司的營運成果,不過細節仍需要搭配其他指標參考。 一般會觀察以上這些數字在過去幾年的變化,搭配對公司業務的理解、財報的一些附注細節資訊,即可知道公司營運的狀況,...

    三大報表通常會交叉比對,很難單從一個項目看出好壞

    舉幾個例子: 1. 損益表上顯示公司賺10億元,但是這10億元是已經收到,還是尚未收回、甚至難以收回?這在損益表上就看不出來。需要搭配資產負債表觀察應收帳款,及搭配現金流量表看營業現金流量,才能得到進一步的資訊。 2. 損益表上顯示公司賺10億元,帳款收回速度快不快?是否會讓公司現金流很緊俏、甚至周轉不過來? 3. 公司銷售持續提高,也拉高產量,但滯銷、存貨、退回的數量是否也大幅提高? 4. 公司雖然賺很多錢,但資本運用效率如何?如果增加更多資本,可以賺更多獲利嗎? 5. 公司透過併購成長,營收、淨利都提高了,但整體營運效率、對股東的報酬,真的有變好嗎? 以上這些都無法單從損益表上的數據得知,需要搭配財報其他資訊才能了解。

    關注損益表上變動大的項目, 從財報的「附註」找到損益表變動的大原因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惑:我看損益表該看些什麼重點? 市場先生自己在閱讀財報的第一步,是了解一間公司經營概況,在那之後的重點在於關注「變動大的數字」。 不管是財報上的數字,或者計算後的財務比率,只要相較去年同期變動大的數字,都要特別留意去理解它的原因。 好的公司都會主動告訴你某些數字大幅變動的原因。 如果你想要更加了解一家公司,閱讀財報時就不會只看數字,而是會去細看財報中的註解 (簡單來說,除了數字以外的文字部分)。 任何營運良好的知名公司,都會在財報中向股東說明為什麼此年度或季度財務數據會有這些變化,以及對未來的展望。許多國外的公司,也都還會主動告訴你本次財報的閱讀重點,以及是否有風險要留意。反之較小或較有問題的公司,則是會三言兩語帶過去。

    國內查詢網站可至: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以台積電為例) 國外美股查詢網站可至:Morningstar(以TSLA為例) 目前這篇主要是用台股為例,未來有機會用美股做飯本來介紹,不過不管是哪一國,財報的規則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損益表是公司重要的主要財務報表之一,簡單來說就是能看公司是否賺錢?從細節能看出公司一段時間內賺了多少錢、支出多少費用。
    損益表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沒學過會計的人可能會一頭霧水,可以觀察營業毛利、淨收益、營業利益、每股盈餘這幾個項目,若有持續成長代表公司有持續獲利。
    閱讀損益表的重點在於,關注那些大幅變動的項目,想更加了解細節,則是透過財報中的註解文字去了解背後原因。
    損益表能了解公司賺錢狀況,但有些更細節的問題,必須搭配其他數字做參考才能得知。
  6. 營業費用是與營業外支出的區分是以公司主要營業經營項目活動來區分,如果公司從事金融業務,利息支出當然列為營業費用,若公司非主要以借款為經營項目,只是需要向金融機構借款融資所產生利息,則應列為營業外支出. (針對上述諮詢問題係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強化中小企業財務能力計畫」(113年度委託執行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之榮譽會計師本著自身財會專業予以回覆問題惟因網路文字表達有時不見得可充分說明本意如您針對回覆文字有所疑惑或產生更深入相關財會問題建議可直接與本計畫工作團隊聯繫本團隊將了解您的問題及企業基本資料後協助詢問榮譽會計師後再行回覆亦可提供現場/視訊諮詢及進階診斷服務,執行團隊聯繫電話:(02)23328558 #351劉專員) 回覆日期2019-04-25.

  7. 2020年4月3日 · 利息保障倍數要與同業比較, 因為產業性質不同像是銀行業保險業本來就是借錢在營利而有些產業則比較少在借錢營利所以跟同產業比才準確。 2. 利息保障倍數比較適合用來評估每年資本支出大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會借錢來投資自己的產業來維持競爭力例如電子業製造業運輸業等。 3. 有些產業原本就有很多現金, 例如零售業,不需要靠買機器維持競爭力,就不用去借這麼多的錢,因此不太需要用利息保障倍數來評估。 如何計算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 (TIE) = 稅前息前利潤 (EBIT) ÷ 利息費用. 稅前息前利潤 (EBIT)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費用 + 營業外收入(支出),或是稅前淨利 + 利息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