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7日 · 痔瘡術後大多數的新肛裂2週內可自行復原,不過術後新生的黏膜細緻柔嫩,3到6個月內應盡量避免大便乾硬,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肛裂。. 圖片/ingimage. 聽健康. 00:00 / 00:00. 有網友5個月前做了 內痔 、 外痔 和肛門息肉切除手術,至今偶爾排便還會有少許血液 ...

  2. 2022年11月30日 · 有些人做過痔瘡手術後,發現排便經常會流血,這是手術後遺症還是手術沒做好呢? 醫師解釋,術傷口癒合緩慢或疤痕增生,就容易會有肛裂,建議術3-6個月要避免糞便乾硬,若排便拉扯致出血,應盡快躺平休息,幫助傷口癒合,並以清流質或低渣飲食幾天,讓糞便濕軟,此外,也可依醫生指示慢慢增加軟便劑的服用量。 禾馨民權.

  3. 痔瘡手術後最常見的短期後遺症包含【 便意感、肛門周圍疼痛、小便無法自解、患部出血 】等,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出血狀況持續發生時,一定要即時回診,而依照手術方式的不同,術後症狀的情形及程度也會不同: 便意感:術後6小時可將紗布取出,上廁所排便並開始溫水坐浴. 肛門周圍疼痛:術後疼痛時間約2週,可透過止痛劑或溫水坐浴可改善. 小便無法自解:通常發生在術後當天,取下紗布後即可改善.

  4. 痔瘡手術後注意事項,涵蓋術後疼痛管理、預防感染、出血處理及生活調整。 強調術後低渣飲食、定時服藥及適度休息以促進傷口癒合,避免術後併發症

  5. 當麻醉藥起作用後,醫生會縛一條線(結紮)在痔瘡的底部,以控制出血,然後切除凸出的部分。 傷口會用縫線縫合起來,大部分縫線會留在肛門內;而縫線會在兩至四星期內自行溶掉。 手術後醫生可能會在直腸內放入藥棉以幫助止血。 藥棉通常會留在直腸內,直至手術後首次排便時才被排出。 整個手術通常需要30至60分鐘。 同意書. 手術前您會被要求簽署一份手術同意書。 在您簽署同意後,即代表您已經明白該手術所可能產生的效果及伴隨的風險,並同意接受手術。 欲知更多有關本手術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併發症的資料,請參考下文。 在您簽署同意之前﹐應該全面了解與手術有關的情況。 手術後,您會被先送往恢復室等待從麻醉狀態下恢復至清醒狀態﹐然後被送回病房。 回到病房. 護士會檢查您剛接受手術的部位,並且定時檢查您的血壓和脈搏。

  6. 2023年7月27日 · 3分鐘閱讀. 4.6. 疾病資訊. 痔瘡(英文:Hemorrhoids)初期常以便血的方式表現,雖然部份患者有機會「自己好」,即是没有治療下症狀自行消失,但便血的原因很多,從良性的痔瘡到惡性的大腸癌,都可能發生便血,必須先有正確診斷,才能作出對應的正確治療。 因為發生在很隱私的肛門與直腸附近,許多人即使有痔瘡的問題,也不好意思去求醫問診,往往拖到疼痛難耐或嚴重影響生活的時候,所以不要相信「痔瘡會自己好」,以下外科專科醫生 - 老兆雄醫生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有關「痔瘡治療」的資訊。 痔瘡的成因? 從肛門的解剖構造來談起,食物經由腸胃道消化吸收之後,會在直腸中積累形成糞便,排便時會將糞便從肛門排出。

  7. 2023年11月28日 · 痔瘡病人術後須知. 2023/11/28. 手術前注意事項. 手術當天須禁食,手術前依醫師指示做腸道準備或灌腸。 手術後須知. 術後肛門內會塞紗布並黏貼膠布,若有便意感是正常現象,請勿自行抽出紗布以免造成出血的危險。 術後6小時即可將您傷口外的紗布取出,您可上廁所排便並開始溫水坐浴(以不燙手的溫度為原則)。 肛門周圍疼痛厲害 :術後疼痛時間約1~2週。 住院期間可告知醫護人員給您止痛劑,出院時若仍感疼痛不適,以溫水坐浴可改善。 小便無法自解 :術後當天最常見,可能因傷口疼痛腫脹或肛門處緊塞紗布所致,可請護理人員評估並給您止痛劑緩解疼痛,經取下紗布後大多可改善。 大量出血 :平常若滲少量血水是正常情形,請您放心,但2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及用力解便,若有大量出血情形則立即返診。

  8. 2020年11月29日 · 內痔的主要症狀包括脫垂、腫大、疼痛、流血等,長期流血就很可能造成貧血問題;外痔症狀主要是血栓、疼痛、患者常抱怨大便後擦不乾淨,而外痔出血較不嚴重,多半是破皮流血,因此,就算覺得肛門癢,最好不要亂抓,避免導致破皮、感染。 沈明宏說,有的人會感覺到痔瘡脫垂,但不會痛、沒有異狀,不影響生活,應可不就醫,一旦嚴重脫垂、腫痛難耐或是大量出血時,最好趕緊就醫治療。 圖/常春月刊提供....

  9. 痔瘡發生時會出現哪些症狀? 肛門癢、腫痛、有腫塊脫出、排便不清、 排便時出血 (建議至醫院詳細檢查,以排除大腸直腸癌之出血,才能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要做什麼檢查來確診痔瘡呢? 1.大腸直腸專科醫師之肛診。 2.大腸(直腸)鏡檢。 痔瘡的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有止痛消炎藥、軟便藥及肛門局部消腫止痛的栓劑或軟膏,主要目的在防止痔瘡惡化及減輕疼痛症狀,治標不治本。 2.局部藥物注射療法、紅外線治療、冷凍療法、雷射療法、超音波刀(諧波刀):皆於門診治療,但較適用一、二級輕微者,且大部分患者需多次反覆治療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二)手術治療. 1.橡皮圈結紮法:為較簡單的手術,但需接受多次療程且復發率高。

  10. 痔瘡的主要病徵多是排便時或排便後肛門出血。 其他病徵包括大便帶血、排便時有軟組織垂出肛門外、肛門痕癢或疼痛、當痔瘡受擠壓及突出時,肛門會有疼痛不適的感覺。 痔瘡可按其嚴重性分為四期: 第一期 - 痔瘡在肛門內,並沒有突出,只產生流血等病徵。 第二期 - 痔瘡突出至肛門外,但在排便後可自動復位。 第三期 - 痔瘡在病者排便後不能自動復位,需人手幫助將其復位。 第四期 - 痔瘡長期留於肛門外,病者無法將其復位。 治療痔瘡之方法. 痔瘡的治療方法需按其嚴重程度而定。 第一及第二期的痔瘡,一般採用藥物注射控制,或以橡筋結紮方法使痔瘡缺血收縮。 但當痔瘡發展到第三或第四期的時候,則需以外科手術將之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