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在競選集會中多次就駐韓美軍美韓防衞費分擔等表態暗示若當選總統將縮減駐韓美軍規模並大幅上調韓方分擔的防衞費南韓駐美大使趙賢東周二表示使館透過多種渠道向特朗普表達韓方的立場

  2. 2023年8月24日 · 美國日本和南韓領導人上周在大衞營召開史上首次三方首腦峰會被外界形容為三國關係的一個重大里程碑事實上此次峰會最大的成果是將三國合作制度化」。 根據美日韓會後聯合公布的大衞營精神等文件顯示三國同意日後進行定期的軍事演習設立三方危機熱線以及至少每年舉行一次包括元首在內的政府不同級別的三邊會議這基本上就是排他性的小北約」,劍指中國的意圖不言而喻。 一般來說,一國出現政權交替後,在外交政策方面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更換給外交政策帶來的衝擊較小,但近年也有不少例外,如特朗普一上任就推翻上屆政府的外交主張,嚴重打擊盟國對美國的信心。 這次大衞營峰會將美日韓合作制度化,正好可以化解日韓疑慮。

  3.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35名共和黨眾議員周二去信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直指在北韓簽署無核化協議前宣布韓戰終戰將危害地區安全甚至讓平壤有籌碼要求駐韓美軍撤走令美國失去震懾北韓中國及俄羅斯的能力聯署信指議員們深切憂慮終戰宣言不能推動和平反而嚴重危害朝鮮半島安全平壤對以終戰為條件重啟談判充耳不聞。 美朝外交關係太不穩定,不能相信北韓會在終戰宣言後簽署棄核協議,往績亦不能證明朝方會履行和平協定的條款。 若平壤未無核化 後果堪虞. 議員強調,終戰讓平壤有撤走駐韓美軍的議價能力,而在北韓全面無核化前考慮撤走駐韓美軍將對美國國家安全有災難後果,侵蝕美國震懾力和危及數以千萬計的美國、南韓、日本人性命,不能視韓戰終戰宣言為開始談判的手段,應待北韓棄核和改善人權表現後才磋商。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6月22日 · 分析指中國駐朝大使在勞動新聞發表署名文章相當罕見李進軍今次刊文時值美國加強韓美同盟朝方流露對話決心之際中方此時強調中朝兩國關係鞏固可能是考慮到要箝制美國以及加強對朝影響力甚至有意圖重啟中朝貿易以紓解朝方經濟困難

  6. 2024年4月14日 · 相比之下這次選舉對朝鮮半島局勢和中韓關係的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因為南韓實行總統5年單任直選制總統在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中處於主導地位在政府系統和對外關係中代表整個國家。 國會對總統的權力制約,只能通過國會中的議事程序,在人事權、預算議決權等作出監察。 南韓總統的外交政策並不需要經過國會同意,不會受到國會選舉太大影響。 在對待中國的立場上,內地輿論多認為國民力量親美,共同民主黨親中。 尹錫悅與李在明二人在上屆總統大選的對決,就被形容為是親美與親中路線的對決。 其實兩黨都親美,只不過共同民主黨對華相對友好而已。 近年南韓民眾對中國的不滿升級,來自共同民主黨的上一任總統文在寅,他在任期末段轉向更加親美。

  7. 北韓外務省負責國際機構副相金仙景同日發表談話譏諷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托馬斯格林菲爾德訪問韓日是乞討之行

  8. 2023年5月11日 · 本報綜合報道南韓總統尹錫悅早前訪問美國期間發表涉台言論引發中國大陸官媒與南韓駐華大使館罵戰大陸官媒周二再透過旗下新媒體發文指南韓駐華大使鄭在浩為美在南韓的對華認知代理人」,質疑怎能把對華工作開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