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5日 · 美麗華集團首席營運總裁陳宗彝亦表示即使推五天工作花紅一年加兩次人工等亦難吸引年輕人入行集團兩酒店申輸入100名外勞左右但料最快要今年4至6月才到港主要想請廚師等技術崗位及填補年輕員工缺口。 他稱集團早前已與工會合作增加中年就業崗位,未來也會增加少數族裔員工比例。 他指出,目前酒店人手短缺,但會盡力維持執房員工數目,現時困難下經理也會親自執房,也有部份酒店因疫情解僱員工而人手不足,未能開放全部房間,但相信去年底情況已有改善。 至於如何振興旅遊業,陳宗彝稱據調查所知,現時有26個內地城市每日雖然有班次到港,卻無自由行配額,包括17個有高鐵班次的城市及9個有機場航班的城市。 他稱內地自由行已有16年無擴闊過,只佔全國31%比例,希望可開放上述26個城市,料可增加多過夜客。

  2. 2024年5月2日 · 美麗華集團首席營運總裁陳宗彝在節目中表示今年4月30日的酒店入住率為82%,比去年同期91下跌近一成他指集團在灣仔的酒店入住率下跌11%,而房價亦較去年下跌了350元相信是與旅客的旅遊地點選擇變多及暴雨影響出行決定有關

  3. 2023年9月4日 · 搞旺夜市恒基3大商場4招吸引夜遊人 美麗華商場市集營業至11時. 撰文:韋景全. 出版: 2023-09-04 16:20 更新:2023-09-04 19:27. 43. 政府即將公布振興夜經濟措施恒基兆業地公布全力支持政府推動夜經濟集團旗下三大商場將會推出四招鼓勵夜間消費措施 ...

  4. 其他人也問了

    • 從「衣」「食」「買」締造綠色時尚生活態度
    • 二手衣物升級再造時尚設計
    • 大型市集嘉年華 讓公眾享受環保消費
    • 年內完成多項減碳工程 展現綠色企業精神
    • 酒店及餐飲由源頭著手減廢

    「企業除了要推出新產品與新服務,更需要為顧客創造全新體驗。」陳宗彝說,商場不止是一個美輪美煥的購物場所,更應該可以成為「平衡人與自然關係,引領市民重回綠色生活」的地方。「Mi Go Green」透過與本地大學及環保團體等專業單位合作,以創意及知識帶來新視野、新可能,首階段將由「衣」、「食」、「買」三方面入手,舉行一系列與惜食文化、廚餘回收及升級改造時裝等活動,從細節開始扭轉傳統消費概念。

    環保慈善機構Redress自2018年起已舉辦「Get Redressed 衣物關注月」回收舊衣,美麗華集團今年除了繼續響應活動,在辦公室、商場及酒店設立回收點,更邀請了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及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合作,於11月舉辦「升級再造時裝設計比賽」,讓學院的學生與校友利用回收的衣料設計一系列升級再造的時尚服飾。 「我經常強調,綠色也可以時尚。」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歐秀全博士表示,活動正好讓學生發揮專長,為廢棄衣料加入不同設計元素和工藝,讓大眾了解到可持續服裝一樣可以「好潮」。「除了使用廢棄衣料,我們亦會鼓勵他們在製作過程多思考,例如減少使用耗電的雷射設備,避免洗水與紮染等使用大量水資源的技術。」活動將選出10位參賽者,參與AiDLab的培訓,利用全新互動...

    Mi Go Green另一活動則與聖雅各福群會FOOD-CO合作,由11月5至6日於Mira Place舉辦「惜食嘉年華」。聖雅各福群會扶貧服務高級經理吳雯賢表示,他們將會召集多個關注環保及低碳生活的社企,一起創造一個特色市集,出售各式天然生活用品,推廣綠色消費理念。現場還有多個遊戲攤檔,讓公眾邊玩邊了解食物的製造過程,思考如何在生活不同環節中加入減碳與惜食元素。「我們過去亦有舉辦同類活動,今年終於可以在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商場舉行,相信能吸引更多人參與。」 她又透露,機構正與美麗華集團商討如何運用創意減低廚餘,例如由The Mira Hong Kong行政總廚設計可以完全利用食材及使用剩食的餐單。另外亦會與集團加強剩食回收,「兩年多的疫情,讓我們的剩食回收計劃大受影響,今次終於可以重新展開活動...

    除了新平台Mi Go Green的活動,美麗華集團過去10年亦投資過億在旗下物業實踐多項減碳節能措施與改善工程,包括將照明系統全面更換成更節能的LED燈,於商場電梯大堂的優化工程中加入綠色元素,廣場外牆兩個LED電視幕牆亦採用了透光設計,為廣場引進自然光,減少照明用電。建築物亦引入了中央水冷式冷氣機組和風冷式無油冷氣機組,大幅節省45%用電量。以上所有的改善工程及措施預計於今年12月完成,讓集團進一步邁向綠色企業發展。

    此外,集團旗下酒店The Mira Hong Kong及Mira Moon 問月酒店亦由源頭開始進行一系列環保措施,在飲食方面,積極支持專注食品可持續發展Food Made Good的活動,設計「低碳足跡」和「可持續海鮮」元素的菜式,同時在工作坊分享採購本地和可持續食材的重要性。推行「惜食共享」計劃,於去年合共捐出492公斤剩餘食物予有需要人士,同時參與環保署推展的「廚餘收集先導計劃」,把廚餘轉化成生物氣及堆肥,轉廢為能。 在營運層面亦積極減廢,例如將酒店的塑膠容器及包裝轉為可生物降解物料、客房內的洗髮露、沐浴露及身體乳液均改用可重用的壓泵式容器,減少一次性棄置、與社福機構合作,將被棄置但狀況良好的肥皂經分類處理轉贈有需要人士等。此外,Mira Moon 亦採用Nordaq過濾添水系統,提供...

  5. 2023年9月12日 · 港聞. 政情. 人手不足礙旅遊業復甦 姚柏良倡短期輸入外勞 長遠吸引新血. 撰文:李宇婷. 出版: 2023-09-12 17:04 更新:2023-09-12 17:04. 3. 疫後旅客數目雖穩步增長,但旅遊業的復甦仍面對人手不足等多項挑戰。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諮詢業界後,向政府建議制定中短期的人力資源計劃,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旅遊業。 另外他表示現時香港國際機場的各項稅費,相對區內其他機場欠缺競爭力,建議降低收費以提升旅遊業競爭力。 姚柏良關注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如何在規劃階段納入旅遊元素。 (盧翊銘攝) 酒店業欠9000員工 倡列入特別計劃輸入外勞.

  6. 2023年7月21日 · 更甚者集團貴為收租佬」,少巨額資本開支業務收入主要依靠收租酒店及服務式公寓餐飲及旅遊等擁穩定現金流每年基礎溢利達4億至5億元難怪年報可以豪氣︰「集團無融資借貸相關之利率風險」。 另外美麗華在加息周期中不但避過捱貴息」,更反乘勢在銀行利息收入上創造額外收入。 據年報數據指出,2022年底其相關利息收入,足較前年激增近四倍,至近1億元。 相較手上逾50億元現金,利息回報不足2厘,港息今年持續上揚,倘若公司將資金大做定存,料利息收益更可觀。 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本名楊振鑫)。 (資料圖片 / 江智騫攝) 「牛仔褲大王」旭日︰淨現金高市值一倍 「閒錢」狂掃內銀.

  7. 2021年4月17日 · 美麗華酒店由已故景褔珠寶創辦人楊志雲創辦其後惹來李嘉誠及李兆基等各路財團出手收購最終成為四叔家族旗下企業。 「雙李過招李兆基贏出或因當年四叔答應楊氏家族的一個承諾美麗華酒店現市值才百億元但當年的收購戰惹來廣泛關注。 ﹙資料圖片﹚. 中信長實聯手收購 一度被指「非善意」 美麗華酒店由楊志雲等人於1957年創辦,1985年楊志雲離世,由兒子楊秉正接手生意,但楊志雲其他子女因為各有發展,欲將美麗華出售。 結果,便掀起當年的美麗華酒店爭奪戰。 1993年6月,榮智健的中信泰富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組成財團,宣布向美麗華提出一項有條件全面收購,涉及資金達87.8億元。 當時李嘉誠指,由於美麗華酒店一名大股東主動前來接觸,故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屬善意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