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8日 · 莫言分享參與公益感悟:與人為善,為愛奔跑,為善吶喊. 莫言在「恒心至善」2023年度慈善盛典活動現場發表演講。. 現場展示了莫言的書法作品。. 1月8日,中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現身「恒心至善」2023年度慈善盛典現場,以公益人士 ...

  2. 2024年9月18日 · 2024年8月20日,由北京東西方慈善論壇、香港許曉暉紀念基金等舉辦的「第19屆·2024『愛心獎』」評選揭曉,莫言先生獲此殊榮。. 莫言先生是首位中國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獲得諾獎第12年,文學不再是他唯一 ...

  3. 2021年6月12日 · 21歲時他給當地軍事首長范仲淹上書《邊議九條》,受到長他31歲的范仲淹重視,兩人遂結忘年之交。 嘉祐年間(1057),37歲的張載赴汴京應考,主考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儒歐陽修,張載又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 候詔待命之際,張載被宰相文彥博派到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 其間遇到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張載虛懷若谷,傾聽二程對《易經》的見解,受益匪淺,他自謙道:「易學之道,吾不如二程,要向他二位請教。 」表現出他學而求精的開拓精神,二程也由此在汴京名聲大震。 張載只當過幾年低級官員,社會地位不高。 但他「進則為循吏,退則為鄉賢」,以實際行動展示儒家勇於擔當的理想追求。

  4. 譯文. 魯國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只要有人能把他們贖回,便可以到國庫領取賞金。 有一次,子貢從國外贖回魯人,返國後卻拒絕領取賞金。 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 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隸了。 向國家領取賞金,並不會損害你的德行;但不領取賞金,魯國就不再有人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又有一次,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送贈了一頭牛以示謝意,子路老實收下。 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勇於拯救溺水者了。 」孔子能夠見微知著,觀察到人文教化的長遠發展。 註釋. (1)臣妾:古時對地位低賤者的稱謂,男稱臣,女稱妾。 (2)贖:以財物換回人質或抵押品。 (3)府:指國庫。 《禮記·曲禮》「在府言府」鄭玄註曰:「府謂寶藏貨賄之處也。 (4)讓:通作「攘」,指推攘、拒絕。

  5. 2022年1月10日 · 網上圖片. 「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這是修德的重要原則,知過改過,入聖之基;遷善改過是面對自己與他人最負責任的表現。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靈公》)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有過失而只作口頭承諾,未有具體行動去改正,言而不行是為不改;另一是文過飾非,毫無悔過之心,此乃缺乏羞恥之心所致。 今天有粗言鄙語辱警者,面對確鑿證據之錄影片段,仍斷然否認,此等「人」真是孟子所說︰「無羞恥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論語·述而》)不修德為自棄,不講學為自賤,不徙義為沉淪,不改過為怙惡。 四者有一於此,即會衝破道德底線,此為孔子憂之所在。

  6. 2020年12月14日 · 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論語.學而篇》,是孔子對學生關於遷善改過的提點。. 「三人」,約數,幾個人。. 「行」,走在一起。. 「師」,這裏解作能夠啟發我們的人。. 全句的意思是:幾個人一起同行,他們當中必定有我可以學習的對象 ...

  7. 2021年6月4日 · 《孟子》言「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明確指出君子不論社會順逆,個人得志與否,始終堅持修身立德,言行從不背離道義。 《論語》謂:「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正是說明此一道理。 君子「尊德樂義」,凡事唯義所從,問心無愧,故「可以囂囂」,能夠樂天知命,悠然自得。 孟子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與《論語》、《大學》所載精神一致,正大光明,乃君子修身的座右銘。 此時此刻,疫情反覆無常,人心浮動不安,為己為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力做好本分,保持衞生,注意公德,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祝願疫情早日消退,人人身體健康,天下通達無阻,謹此與諸君互勉。 譯文. 孟子對宋勾踐說:「先生你喜歡遊說吧? 我就對你說說遊說的要點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