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0月27日 · 其實大腸鏡是現時最常用並直接檢查大腸的方法透過從肛門插入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內視鏡至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至盲腸部位檢查大腸內壁有沒有異常或病變如腫瘤潰瘍或瘜肉等整個流程只需約30分鐘不過進行腸鏡前需依循醫生指示進行特定飲食及或需停服一些藥物等鏡後約1小時已可以嘗試進食。 照腸鏡風險高嗎? 簡單而言,照腸鏡雖然是一項非常普遍且風險不高的身體檢查項目,但仍有約千份之一的機會引致併發症,如穿腸、出血、急性腸閉塞等;麻醉時亦有機會對藥物出現過敏反應。 年紀大、孕婦或心肺功能太弱的人士照腸鏡前,應先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雖說預防勝於治療,但疾病防不勝防,應該趁健康時為自己及家人準備好醫療保障。

  3. 2016年6月21日 ·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大癌症殺手而大部分腸癌腫瘤均由腸息肉演變而成及早切除可預防癌症有研究發現大腸長有易變成大腸癌的高危息肉人士其直系兄弟姊妹長有高危息肉的機會較一般人高出6倍建議他們進行大腸鏡檢查以及早發現並 ...

  4. 2021年11月12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11月12日 (五) 08:21. Tweet. 廣東省廣州市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內鏡中心日前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胃腸鏡檢查和手術該院脾胃科消化內科主任張衞民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先替自己做了胃鏡腸鏡檢查和內鏡下痔瘡結紮手術張醫生表示很多人擔心做胃腸鏡不舒服所以他親身示範讓大家了解其實做這個檢查沒甚麼大不了。 張醫生稱,給自己做內鏡除難在有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時要繼續操作並觀察,還有給自己做內鏡的體位、進鏡方式方法、操作方法等,跟平常完全不同。 他指平日插胃鏡都鼓勵患者堅持住,自己親身體驗了,知道是甚麼感覺,就更能理解患者。 張醫生選擇於周日(7日)進行檢查,是為了不影響患者正常就醫。

  5. 2017年1月20日 · 陳醫生指篩查是指為沒有病徵的人士進行檢測根據美國腸胃學院的指引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每五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電腦掃描虛擬大腸鏡檢查每隔10年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定期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毫無病徵的大腸癌或其他癌前病變作出針對性治療其中大腸內視鏡檢查經鎮靜麻醉後醫生會將一條軟長管道由肛門放入並伸延至腸道。 檢查可以清楚檢視大腸內壁,微細息肉或者發炎地方,亦可針對性抽取組織化驗,更可同一時間切除息肉等癌前病變。 陳醫生提醒,高脂肪、高蛋白質及缺少纖維的飲食習慣,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機會,缺少運動、過重、吸煙或過量飲酒人士,亦是高危一族。 他建議,除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及進行適量運動外,50歲或以上人士、還有本身有腸癌家族史及本身帶有遺傳性腸病的人士,便應考慮大腸癌篩查。

  6. 2017年6月21日 · 日間腸鏡檢查 減日後醫療開支. 由於大腸鏡能同時檢查腸道及切除瘜肉所以被公認為目前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之一不少人以為大腸鏡只能在醫院進行其實坊間已有符合規格而且具備一定規模的日間醫療中心提供大腸鏡服務。 日間醫療中心就像將一間醫院的不同部門例如手術室及內窺鏡室分拆出來,為公眾提供折衷醫療方案,好處是排期比公立醫院快,所需費用亦較私家醫院低。 以佔地一萬七千呎的香港專科為例,各項大腸鏡的臨床表現(如穿腸率、腺瘤瘜肉發現率等)均高於歐美指引,反映日間醫療中心的相關服務能達國際水平。 而在醫療開支上,及早進行大腸鏡清除瘜肉以預防腸癌,比治療腸癌低得多,長遠而言能減低社會的醫療負擔。

  7. 2018年9月21日 ·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為配合政府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東華三院成立內視鏡中心為市民提供大腸癌篩查服務由去年初投入服務至今年3月中心已進行530個腸鏡檢查當中超過5成人士有息肉

  8. 2017年6月13日 · 有外科專科醫生指近年大腸癌癌前病變有年輕化趨勢預料香港未來5至10年患大腸癌比率持續上升建議政府將無病徵人士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的指引由50歲提前至40歲私營日間醫療中心香港專科在2006年至2015年底進行約2.1萬宗大腸鏡檢查整體腺瘤息肉的發現率為54.8%在2014及2015年攀升至超過60%。 香港專科醫務總監、外科專科醫生林永芳指,外國一般腺瘤息肉的發現率僅約40%,超出50%已屬警戒水平。 他續指,細胞經突變由正常的粘膜變成腺瘤息肉,部分腺瘤息肉經5至10年後變成大腸癌,有70%以上的大腸癌由腺瘤息肉變成,故他認為,有關數據反映港人未來患大腸癌人數會繼續上升。 調查期間,發現有腺瘤息肉的病人最年輕為16歲,確診患癌的僅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