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搜尋結果包含:

    灣 wikipedia
    只搜尋: 臺灣 wikipedia

搜尋結果

  1. 臺灣 ( 俗字 寫作 台灣 ), 西方國家 亦稱 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 Formosa ),是位於 東亞 、 太平洋 西北側的 島嶼 ,地處 琉球群島 與 菲律賓群島 之間,西隔 臺灣海峽 與 中國大陸 相望,海峽距離約130公里,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 菲律賓海 )、 巴士海峽 、 南海 、臺灣海峽、 東海 。

  2. 臺灣 ( 俗字 寫作 台灣 ), 西方國家 亦稱 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 Formosa ),是位於 東亞 、 太平洋 西北側的 島嶼 ,地處 琉球群島 與 菲律賓群島 之間,西隔 臺灣海峽 與 中国大陆 相望,海峽距離約130公里,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 菲律賓海 )、 巴士海峽 、 南海 、臺灣海峽、 東海 。 面積約3.6萬 平方公里 ,在 當前全球各島嶼面積排名中位居第38(或39) ,島上約七成面積之地形為 山地 與 丘陵 , 平原 主要集中於 西部 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最高點3952公尺。

  3. 中華民國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 :23°30′N 121°00′E [1] 中華民國 是位於 東亞 的 民主共和國 ,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 中國 」,現今多通稱為「 臺灣 」;目前 有效管轄範圍 包括 臺灣 、 澎湖群島 及其 附屬島嶼 ,以及 中國大陸 福建 沿岸的 金門群島 、 馬祖列島 等島嶼,多合稱為 「澎金馬」或「臺灣地區」 ;土地面積共36,197平方公里,其中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占99%以上。 目前以位居 東亞島弧 的 臺灣本島 爲主要領土,東臨 太平洋 、西隔 臺灣海峽 、南界 巴士海峽 、北瀕 東海 ,其 地形 陡峭、景觀多樣。 國土約三分之二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地形,大部分人口則居住於 臺灣西部 的平地。

    • 用词争议
    • 各方应用
    • 参见

    “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是指1911年以前統治東亞大陆领土的各种政体和歷朝歷代。 1911年,清朝被孫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並在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共和制政權,由北洋政府統治。1925年,蔣中正成立的國民政府一度統治整個中國大陸。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中國國民黨戰敗,在1949年,獲勝的中国共产党最终佔領了中國大陸,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台灣地區。从那时起,事实上存在着两个中国的政權和政府,雖然中國有兩個政權,但当时在外交上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國家並不多,在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前,大部分的國家均認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於國共內戰失利後播遷台灣,並宣示要夺回中国大陆、恢復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地區的統治。宪法上,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依然正式宣称擁有对大陆地區和台灣地區的主权。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國政府只實際管辖到中国大陆,在一个中国原則下宣称擁有台湾地區的主权,但未实际管辖。至於只管辖台澎金马地区(由台湾和澎湖、金门、马祖...

    “台湾省”

    “中國台灣(省)”一词存有歧义。在当前台海现状之下,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上都存在着“台湾省”这一区划。中华民国台湾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于法理上都不包含中华民国實際管辖的金門、馬祖、烏坵、東沙群島及南沙太平島。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下属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执行大陆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 尽管“中国”(英語:China)一词亦可指代中央政府位于台北的“中华民国”(英語:Republic of China),但此释义现已不再常见,因此在台灣方面的認知中,「中國台灣」並不等於「中華民國台灣」,這是因为中华民国在1971年失去联合国“中国”的席位后,“中国”就被国际社会普遍理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7年台灣省虛級化之后,臺灣省政府功能转移給中央政府或各县市政府。 中华民国政府当前多使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湾”、“中華臺北”作为其政权的代称,而英文會使用Republic of China、Republic of China (Taiwan)、Taiwan、Chinese Taipei。

    聯合國

    联合国要求使用“中国台湾”(英語:Taiwan, China)或“中国台湾省”(英語: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一词来指代台灣。聯合國統計局(英语: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只限用於統計目的所叫的“中国台湾省”(英語:Taiwan Province of China),數字代碼158。1988年12月20日,鉴于台湾在联合国机构中的称谓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中国常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副代表名义致函亚太经社会秘书处,要求联合国各有关机构应当使用“中国台湾省”称呼。1989年5月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处法律部递交了正式外交照会,“谨奉授权确认联合国系统文件包括统计表格中如必须提及中国台湾省时,其正式称谓应为‘中国台湾省’。”同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法律部答复称,其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照会印发联合国系统各有关部门,并将立即启用新称呼。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在记者会上被问及联合国秘书长一份关于高雄美浓地震的声明中“中国台湾省”的称谓时强调,这是联合国所采用的正式称谓。

    国际标准化组织

    负责制定国际标准的非政府组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其ISO 3166-1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标准中,将代表台湾的代码TW的名称定为“中国台湾省”(英語: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同时,台湾还被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列入ISO 3166-2:CN标准中,代码为CN-TW。 中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创始成员国,當時代表中國的中华民国政府因未依规缴纳会费于1950年被ISO暂停会籍,后于1953年被终止会籍。中国标准化协会其后于1978年9月1日成为ISO成员方。在中国大陆的壓力下,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联合国名称将台湾的标准名称修改为“中国台湾省”。许多电脑程序和网站经常运用ISO 3166-1代码来列出各国和地区的名称,而基于这个原因,且有时下拉式选单会出现“中国台湾省”(英語: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並非“台湾”(英語:Taiwan)。基於聯合國出處的ISO 3166-1,列出的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實體,對照如下,英文中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1980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應邀到北京会谈的成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定自1980年4月17日后,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国代表权,由中国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设执行董事。中华民国政府此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和席位随即更名为“中国台湾省”(英語: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并与IMF保持“非正式安排”关系。其后,IMF在新闻报道和文件中均沿用“中国台湾省”的称法,并将其分类为与香港并列的“领土实体”(英語:territorial entities)。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湾相关条目索引(英语:Index of Taiwan-related articles)、台湾概要(英语:Outline of Taiwan)
    台灣外交史:台灣問題、台海現狀、海峽兩岸關係、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边一国、台灣獨立運動
    国际组织对台称呼:中国台湾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TPE)、中国台北(Taipei, China)、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