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隋唐

      • 原產於印度、東南亞,隋唐時傳入中國,稱為「頻那挲」(梵文 Panasa 對音),宋代改稱波羅蜜。
      kmweb.moa.gov.tw/knowledge_view.php?id=8895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原产於印度、东南亚,隋 唐时传入中国,《通典》称为“婆那娑”(梵文 पनस Panasa 对音) [4],又稱頻那挲 [5]。宋代改稱波羅蜜 [5],沿用至今 [6]。现在波罗蜜盛产于中国岭南、福建、云南和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 外觀

  3. 原產於 印度 、 東南亞 , 隋 唐 時傳入中國,《 通典 》稱為「婆那娑」( 梵文 पनस Panasa 對音) [4] ,又稱 頻那挲 [5] 。 宋代 改稱 波羅蜜 [5] ,沿用至今 [6] 。 現在波羅蜜盛產於中國 嶺南 、 福建 、 雲南 和 印度 、 中南半島 、 南洋群島 、 孟加拉國 和 巴西 等地。 外觀 [ 編輯] 未成熟的果實. 波羅蜜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體液乳白色。 葉互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革質,全緣,幼株葉片偶有淺裂。 頭狀花序,幹出或腋出。 聚合果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筒形,常著生於樹幹,未熟果呈綠色,成熟呈黃或黃褐色,果面有小六角形龜甲狀突起。 用途 [ 編輯]

  4. 2017年4月11日 · 菠蘿蜜別稱波羅蜜、木菠蘿、樹菠蘿等,為桑科波羅蜜屬的常綠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的印度,隋唐時從印度傳入中國,宋代改稱菠蘿蜜並沿用至今,營養價值非常高,果肉有止渴、通乳、補中益氣的功效。. 菠蘿蜜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通常2~3月開花 ...

  5. 從傳入中國的時間上來看: 菠蘿蜜原產於熱帶亞洲的印度,隋唐時從印度傳入中國,宋代改稱菠蘿蜜並沿用至今,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雲南(南部)常有栽培,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馬來西亞也有栽培。

  6. 菠蘿蜜原產於東南亞,早在唐朝時期便傳入中國,其龐大的體積和獨特的外觀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鳳梨於明代末期自巴西傳入中國後,其外表與菠蘿蜜頗為近似,因此中國人便將其稱呼為「菠蘿蜜的縮小版」,簡稱為「菠蘿」。

  7. 2018年4月9日 · 菠蘿原產於巴西,16世紀傳入中國,因果皮似菠蘿蜜而色黃得名,傳入台灣後,台灣人民又給他起了個唯美的名字:鳳梨。 菠蘿的營養與禁忌都有哪些呢

  8. 那麼,菠蘿蜜是什麼時候來到中國的? 清初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波羅樹》中說,在南朝時期,來自古印度的使者達奚來華朝貢,他攜帶了菠蘿蜜的種子,種植在廣州的南海神廟,在寺廟的東西兩側各種植一棵,由此逐漸在華南地區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