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7日 · 教育局已證實該男子為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有消息指蔡若蓮長子曾發生參加單車活動發生意外身受重傷及患有抑鬱症現年50歲的蔡若蓮育有2名兒子入讀本港津貼學校大仔早年考ALevel細仔則考第一屆文憑試

  2. 2017年9月7日 ·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25歲長子潘匡仁Peter今日7日早上約11時50分在尖沙咀柯士甸道擎天半島墮樓送院後證實死亡消息指蔡若蓮與兒子同住長子外國留學畢業後返港工作一年前曾參加單車比賽發生意外重傷據消息透露蔡若蓮兒子患抑鬱症近1年曾向私家醫生求診接受治療消息指出今早事發時Peter與外傭在屋內Peter突然坐出窗台企圖輕生外傭嘗試阻止及後他將自己反鎖房內之後便墮樓現場並沒有發現遺書。 教育局引述蔡若蓮在事發後表示:感謝各界人士的關心,希望大家給予空間,讓她和家人渡過這段困難的時期。 蔡若蓮上月與傳媒茶敍時透露,2名兒子都入讀本港津貼學校,大仔早年考ALevel,細仔則考第一屆文憑試,她指細仔到中四仍不懂緊張,反而令她感到擔心。

  3. 蔡若蓮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包括執教過 博允英文中學 及 新法書院 逾十年,也曾擔任成人夜小學教師 [9] , 河北師範大學 、 西華師範大學 、 山東 曲阜師範大學 孔子 研究 學院 客座教授 [10] 。 其後投身 教育局 ,先後擔任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10] 及高級學校發展主任,負責校本課程及語文教學支援工作, 曾推動中國內地專家駐校全校參與推普 [11] ,組織學生口語才藝活動、香港文學散步,落實初中融辯入教計劃、支援非華語學童中文學習等 [6] 。 後來,蔡若蓮在2013年9月到福建中學(小西灣)接任校長一職 [12] 。

  4. 2017年9月7日 ·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兒子墮樓亡一名25歲男子今日9月7日早11時50分在尖沙咀柯士甸道擎天半島墮樓倒卧第3座平台對開救護員到場為他急救送伊利沙伯醫院後證實死亡該男子證實為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潘匡仁Peter),蔡若蓮透過教育局回應籲給予空間讓她和家人渡過困難時間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對事件深感難過和惋惜。 潘匡仁在北區醫院任職物理治療師。 消息指,潘匡仁1年前參加三項鐵人賽單車項目重傷,另患抑鬱症近1年。 事發時只有外傭與潘在屋內,潘曾坐出窗台企圖輕生,外傭嘗試阻止,及後他將自己反鎖房內,之後便墮樓,現場並沒有發現遺書。 潘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搶救後不治,蔡若蓮和家人趕到醫院,蔡離開時戴上口罩,難掩傷心。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潘匡仁在擎天半島寓所墮下,送院搶救。

  5. 2022年9月8日 · 昨日7日是蔡若蓮兒子潘匡仁死忌五年前當時25歲的潘匡仁於尖沙咀擎天半島寓所墮樓送院後不治蔡若蓮曾撰文透露熱愛運動的兒子因為單車意外重創受創傷後遺症纏繞出事當天仍堅持吃藥跑步及寫日記鼓勵自己,「直至那一瞬嚴重的抑鬱奪去了他保護自己的能力」。 蔡若蓮悼長子全文: 時間告訴我… 如絲如縷. 穿梭一呼一吸之間. 時間告訴我. 思念的執著. 緣來緣去. 塵世匆匆. 時間告訴我. 苦難動搖不了親情. 一日很長. 一輩子很短. 時間告訴我. 相遇就是祝福. 風雲變幻. 禍福生死. 時間告訴我. 忍耐到底的力量. 一千八百二十六又四分之一日. 天上人間. 時間告訴我. 等待就是為了重逢. 清秋夜空. 遙寄心語. 願你. 安好.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7年9月7日 · 蔡若蓮與丈夫及2名兒子一家四口居於尖沙咀港鐵九龍站上蓋擎天半島第3座41樓其長子潘匡仁25歲洋名Peter」)在北區醫院任職物理治療師消息指匡仁於上月底開始無上班至今晨11時許他突然坐出住所窗台雙腳懸於窗外期間外籍女傭見狀懷疑他欲跳樓衝上前制止把他捉住2人糾纏期間隔鄰單位外傭目睹事件慌忙通知保安員上門。 匡仁其後擺脫女傭阻攔,將自己反鎖房內,未幾樓下傳出巨響,保安員發現匡仁倒臥平台,頭破血流滿臉鮮血陷入昏迷,遂報警求助。 救護員及消防員趕至,替他急救後送院,惜最後不治。 警方在場暫未發現遺書,尋死原因有待調查。 匡仁在傳統名校喇沙書院畢業,其後負笈海外升學,畢業後返港工作,有一位拍拖多年的親密女友。

  8. 2017年9月7日 · (資料圖片) 今年七月底即蔡若蓮上任教育局副局長8月2日前夕,《龍週刊登了蔡若蓮的專訪文中她多處提到與兒子相處的哲學蔡說,「我要求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是有質素的。 例如我回到家裏會專注地與他們相處,不會一邊與他們聊天,一邊煮飯或者做自己的事。 」她又注重與兩名兒子互動買衣服時也會問兒子意見建立親自互動。 教導兒子學業,蔡若蓮也親力親為,「我會教他們用什麼方法去做,但不會代他們做;我又把自己的書桌和他們的放在一起,在同一時間,大家各自做自己的功課,休息時就一起休息,彼此鼓勵。 蔡若蓮表示,在孩子小時候已將孩子當朋友看待,「不會想着要求孩子將來給我什麼回報」,「為孩子付出是應該的」。 她又提及,兒子學習鋼琴時,「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不輕言放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