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首頁. 對某些癌友來說,癌症所帶來衝擊,不只是健康上威脅,有許多因為患部手術,造成外觀上有明顯改變而影響形象。. 因此,另外一項極大挑戰,則是如何重啟外觀改變後新生活與新人生。.

  2. 第一擊在正式的治療開始之前需要先做骨髓穿刺才可以確認診斷期別雖然做這樣的檢查會先做麻醉但是對於這種鑽骨頭的檢查我還是存著很大的畏懼在穿刺的過程中我把身體捲曲成像蝦子一樣的形狀針穿過皮膚碰到骨頭之後醫生開始用力的把針鑽過骨頭那種酸痛實在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是治療過程剛要開始時最難面對也最讓我不舒服的事

  3. 專家諮詢/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史莊敬. 文字整理/趙敏. 找到溝通方法,不被焦慮綁架. 一位女性癌友,五年前確診罹癌,經手術和相關治療後,內分泌受到影響,體力明顯降低。 在罹癌一年後,她孩子又因意外喪生。 當時,她還在接受癌症治療,自認那段時間較少陪伴孩子,對此一直深感愧疚與悲傷。 她罹癌和小孩意外,對家人是很大衝擊,家人因此變得焦慮,想控制她、擔心她太累、經常建議她該做什麼促進健康。 雖是出自關心與愛,怕再失去一位家人,但這位癌友面臨雙重打擊,又覺得家人在指責和掌控她,讓她感到憤怒和情緒低落。 這位癌友還提到自己很孤獨,不易找到適合人談話,無法談失去孩子痛苦、罹癌心境,也不知當初為孩子做決定是否正確、不確定是否要繼續努力改善和家人關係。 她對人生充滿了懷疑。

  4. 我們之前提過,癌友可能經歷內在歷程不僅僅是發生在癌友身上,親近癌友家人以及朋友也可能跟著經驗相似歷程。 那麼家人與朋友除了可以試著聆聽來自於癌友傾訴之外,也應該嘗試將自己所感受到心情傳遞給癌友,讓彼此聽見對方感受。 很多時候會發現當癌友說在出自己在面對治療以及未知不安時,親友會不知道如何回應癌友並且迴避自己感受,經常性聽到親友會對著癌友說:沒事、你不要想太多、你要放下…諸如此類說法,其實這就落入了前面所說否定狀態,不僅可能中斷了正準備傾吐情緒,也無助於情緒抒發。 癌友真實不假情形其實是:出了事、想了很多很多、有好多放不下事情跟心情…… 如果我們試著把感受到各種心情向對方吐露,例如:當癌友說出很擔心治療效果。

  5. 去年3月時候,無意中在好消息頻道「真情部落格」,看到賴滿足老師為她信仰,她婚姻,她病痛,她音樂做見証,內心覺得非常感動,很想去親近老師,參加悅聲合唱團。 可是再三質疑自己,唱歌這件事,實在離太遙遠,退卻而不敢去。 但不知怎的,心中總有一絲牽掛。 沒多久,正好收到台灣癌症基金會寄給病友雜誌「愛Care」,其中有一頁正是悅聲合唱團招收新團員廣告。 是真嗎? 五音不全也可以去? 不會唱歌也可以去? 賴滿足老師教你唱歌可以讓你很滿足,這會是真嗎? 後來,終於鼓起了勇氣,4月時候就匹馬單槍一個人走進了悅聲合唱團。 果然,上了第一堂課後,就悄悄的逃走了…。 五線譜也看不懂,別人唱到那裏,還找不到呢!

  6. 我這樣的態度也帶給我們全家人,我們全家都知道了珍惜意義,每次相處時光,我們更用心和對方說話,而不再只是人到,心沒到,我們一起做一樣事情,這都是以前不曾有過,我們一起散步,一起聊天,一起聽爸媽說以前故事,一起研究如果吃 ...

  7. 於是找了家裡附近醫院掛號,並跟醫生說明我的來 意,看起來年紀頗大老醫生跟說:「你以為癌症這麼容易得嗎?」然後草率檢查之後就讓回家了。人總是有僥倖心態,反正有醫生為我背書,也就這樣 放過自己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