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兼中風服務部門主管蘇藹欣曾表示,由於小風的症狀維持時間一般較短,可能不容易被察覺,當部分患者求醫時症狀已消失。 但強調,小中風是出現嚴重中風的警號,發病時也可導致腦神經系統永久受損,甚至致命。 所以出現相關症狀時,都應盡快求醫。 小中風的治療 臨床上醫生會為懷疑小中風的患者進行檢查,包括安排進行腦血管掃瞄、心電圖等檢查,為病情作評估及決定治療方案,從而減低日後出現中風的機會。 常見的治療包括處方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及 降血壓 藥物。
      www.cigna.com.hk/zh-hant/smarthealth/medical/transient-ischemic-attack-causes-symptoms-treatment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小中風先兆、症狀. 小中風的症狀通常只維持幾分鐘,最長不過 1 小時,事後患者會如無事發生過一樣, 完全恢復正常。. 半邊手腳或臉部突然無力或麻痺. 突然失語,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又或者不明白別人的說話. 突然出現劇烈 頭痛. 感到 暈眩 ,身體無法 ...

  3. 2024年2月29日 · 本文由醫生拆解中風前兆、症狀、原因、診斷、治療及預防方法。 【中風症狀及治療】日夜溫差大容易刺激血管收縮,令血壓飆升,繼而誘發腦中風(Stroke)及心血管疾病(例如常見有冠心病)。

  4. 2016年4月21日 ·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兼中風服務部主管蘇藹欣指出,小中風的病徵與典型中風類似,包括四肢乏力或麻痺、言語不清、視野缺失等等,但有關徵狀只會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其後會自然消失。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左)、陳女士(中)、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兼中風服務部主管蘇藹欣醫生(右)。 62歲的陳女士患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6年前確診小中風。 陳女士憶述: 6年前的一個早上,她起床時覺得乏力,欲把牙膏放進口腔,卻沾到面部;欲塗眼霜,卻塗到面腮;當時只覺諸事不順,但絕對沒有想過是中風徵兆。 可幸兒子發覺她面部肌肉疑呈癱瘓狀,遂到急症室求診,確診患上小中風,之後她留院3天,透過服食抗血小板藥及降膽固醇藥,就可出院。

  5. 拆解中風3前兆+急救治療方法. – 以下內容經 劉國光醫生 審校. 中風是常見並可致命的疾病。

  6. 所以當發現中風徵兆,要盡速把握 「黃金急救3小時」,立即送醫醫治。 出現小中風徵兆,未來罹患腦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 但在腦中風之前,許多病人便已出現「小中風」的徵兆,若置之不理,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

  7. 2021年6月21日 · 以下是中風的常見前兆,可以作為參考評估的依據,如有出現這些前兆,需積極控制以免腦中風發作造成不可挽回的後遺症。 1. 感覺異常: 單側四肢或臉突然沒力、麻木、臉部歪斜、嘴角不自主流口水。

  8. 2021年12月25日 · 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