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福和 醫生. 香港大學職銜 |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 資歷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大學醫學博士,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英國皇家病理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學深造文憑, 香港病理學專科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病理科) 性别 | 男. 所操語言/方言 | 廣東話,英文,普通話. 專科 | 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 電話 | (852) 2255-2413. 電郵地址 | jfwchan@hku.hk. 提供的醫療服務、程序及手術 | 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 臨床會診; 感染控制指導. 相關聯的醫院 | 瑪麗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怡醫院.

  2. 2023年2月21日 · 主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表示今次發現有助了解冠狀病毒的入侵機制對研發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藥物非常重要。 新冠肺炎病毒株不斷變異,增強感染力。 (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球不少醫生及科學家仍研究治療新冠肺炎藥物或疫苗,以減輕其染疫的死亡率,而當中其中一個方向為阻攔新冠病毒入侵細胞。 新冠肺炎病毒以往已被證實會利用宿主蛋白酶切割病毒的刺突蛋白而進入體內,惟現時醫學界僅得悉蛋白酶TMPRSS2有助切割病毒,宿主還有哪些蛋白酶可以促進新冠肺炎入侵細胞仍然不明。

  3. 2016年9月10日 · 陳福和回顧稱人類一直受不同傳染病威脅從愛滋病沙士新沙士禽流感到寨卡病毒來源全是其他動物包括猴子蝙蝠駱駝雞等他認為這是經濟急速發展人類過份影響自然界的惡果。 每個駭人的病毒,均源於自然界,讓醉心科研的他有所啟發:「人類不應該胡亂影響自然生態,要學懂尊重大自然、尊重動物。 他以禽流感為例,1997年本港最先發現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當年更導致6人死亡。 16年後,即2013年,上海亦有大型H7N9禽流感爆發,是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一大啟示。 陳福和說,中國喜歡吃活雞,經濟起飛令活雞需求飊升,「以前全部是『走地雞』,現時的雞一生都擁擠地困在籠中。 」狹小空間令雞的傳染病,越來越易傳播,甚至造就病毒基因洗牌,最終傳給人類。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5月3日 · 團隊成員陳福和 港大微生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任務:鑽研新發性傳染病,如新沙士、寨卡病毒. 地點:瑪麗醫院五樓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四樓外科加護病房. 陳福和醫生拿着一疊病人資料正要前往瑪麗醫院五樓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有病人做完開胸手術出現併發症或者受到感染。 」他步履急促隨後又趕往四樓外科high dependency unit(加護病房),那裏入住了手術後需要觀察情況是否穩定或情況轉差的病人。 「昨晚10點幾收到電話,病人在療養院出現併發症,細菌入血,頗嚴重,轉送到瑪麗,昨晚和主診醫生商討,建議了用藥,今天看看有否好轉。 」他邊走邊說。 下一站便要去腎科病房,那裏有兩個白血病病人出現細菌感染。

  6. 2020年10月12日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 霍英東基金教授 (傳染病學) 袁國勇講座教授 (袁為中國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新發傳染病重點實驗室聯合主任及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助理教授 袁碩峰博士. 臨床助理教授 陳福和醫生. 資助及支援團體.

  7. 2022年1月24日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Omicron雖然比較起來減弱但仍有殺傷力在特定群組例如長者長期病患者嚴重性和死亡率仍然比普通的傷風感冒這些輕微的冠狀病毒為高所以現階段相信本港未有足夠條件與病毒共存

  8. 陳福和 醫生. Specialty.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n. Title (s)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acticing Privilege (s) at GHK.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n. Qualification (s) MB BS (HK) MD (HK) PDipID (HK) FHKCPath. FHKAM (Pathology) MRCP (UK) FRCP (Edin)

  1. 相關搜尋

    陳福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