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電訊數碼 (英語: Telecom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 , 港交所 : 6033 )在1974年由 張恭榮 (張恭榮是主席 張敬石 、 張敬山 、 張敬川 和行政總裁 張敬峰 四兄弟的父親)於 香港 (總部)成立「電訊服務有限公司」(電訊數碼有限公司前身)。. 最初成立稱為 ...

  2. 電訊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電訊數碼控股,行內稱為「電龜」。 電訊數碼 (英語: Telecom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 , 港交所 : 6033 )在1974年由 張恭榮 (張恭榮是主席 張敬石 、 張敬山 、 張敬川 和行政總裁 張敬峰 四兄弟的父親)於 香港 (總部)成立「電訊 ...

    • 早期歷史(香港電話公司年代)
    • 香港電訊年代(1987年至2000年)
    • 電訊盈科年代(2000年至2011年)
    • 香港電訊信託(2011年至今)
    • 主要附屬公司
    • 業務
    • 過往業務「電訊堡」
    • 外部連結

    早在1877年,貝爾取得電話專利後一年,香港便引進電話服務。1882年,東方電話電力公司(Oriental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y)成立,提供公共電話服務,後來這公司易名為中日電話電力公司(China and Japan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y)。 香港電話公司於1925年6月24日成立,並於同年收購了中日電話電力。隨後,此公司獲政府發給本地電話網絡五十年的專營權,有關專營權受二次大戰日軍入侵的影響,一度中斷,在戰後恢復。1968年,此公司再獲發由1975年開始生效的額外二十年專營權。 在1981年,香港電話公司決定在香港市內鋪設光纖主幹網,為日後香港數據通訊業發展奠下基礎。同年被怡和收購3成半股權。 1983年,旗...

    與大東電報局合併

    1981 年,大東重組,在香港正式註冊為「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英國政府為最大股東。1983 年,香港大東電報局從怡和旗下的置地收購「香港電話公司」,從此香港對內和對外的通訊服務,全由大東包辦。 一直以來,香港電話公司並不擁有香港對外通訊專營權,香港對外通訊由大東電報局(已併入沃達豐)(Cable & Wireless)負責, 香港電訊早於1987年6月17日以Quemado Limited的名義成立,同年年底改組為香港電訊。 在1988年,大東電報局全購香港電話,組成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簡稱香港電訊,香港電話有限公司成為大東旗下的子公司。 1990年,香港電訊重組,分拆出四家全資擁有公司:分別是掌管全香港固網電話的香港電話有限公司、掌管全香港IDD話音及電報服務的香港國際電訊有限公司(前身為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掌管全香港流動通訊服務的香港電訊CSL有限公司及掌管全香港互聯網服務的Computasia Limited ,同時中信泰富母公司中信香港以100億港元收購兩成股權。 1994年大東電報局邀請時任國泰航空副董事總經理的張永霖,出任行政總裁,為香港電訊首位華人...

    2000年盈科數碼動力 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 Limited(PCCW)與香港電訊合併,曾保留「香港電訊」為其品牌,其後品牌易名為電訊盈科。香港電訊被盈科數碼動力收購後,香港電話有限公司中文名稱不變,但英文名稱為改PCCW-HKT Telephone Limited。而由於香港電話有限公司,實質擁有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固網業務,加上電訊盈科本身的負債較大,因此電訊盈科以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的資產,申請信貸評級,以及發行債券,為集團進行融資。其後電訊盈科負債過多,出售CSL予澳洲電訊Telstra,而電訊盈科後則購入SUNDAY經營流動通訊業務。 2006年,電訊盈科藉收購SUNDAY(其後易名為PCCW Mobile Ltd.)來經營第三代流動通訊業務時,亦以香港電...

    1999年香港電訊的商標
    2000年香港電訊的商標
    2001-2011年香港電訊的商標
    2011年起香港電訊的商標
    香港電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00.00%
    香港電話有限公司-100.00%
    HKT Services Limited-100.00%
    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100.00%

    固網電話

    香港電訊的固網電話業務是繼承自香港電話有限公司的專營權合約,即使1990年重組香港電訊時,仍保留香港電話有限公司作為牌照持有人,直至1995年,當時的香港政府於7月1日向和記電訊、新電訊、新世界電話三家公司獲發固網電話牌照為止。並因1998年提早交出對外線路與電話服務專營權牌照而容許自1998年起每年的固網電話月費分三年由80元加至110元。2008年,電訊盈科進行內部重組,香港電話的所有業務及資產轉移至香港電訊。

    流動通訊

    香港電訊的流動通訊業務於1983年由當時仍稱香港電話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Communication Services Limited(通訊服務有限公司),簡稱CSL,並推出使用NAMTS的流動電話服務開始,1990年香港電訊重組,CSL易名為香港電訊CSL,1993年7月香港電訊CSL推出GSM 900服務,成為香港第二間推出GSM服務的電話公司,使用品牌名稱1010。1996年使用同一網絡推出One2Free品牌。1997年香港電訊CSL斥資48億港元收購訊聯電信有限公司,令香港電訊CSL擁有TDMA (D-AMPS)和PCS(GSM 1800)牌照,前者以1+1為品牌,後者則與原GSM 900網絡合併成GSM雙頻網絡供1010及One2Free品牌使用。 2001年2月,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數碼動力完成收購香港電訊後,將香港電訊CSL 60%股權售予澳洲電訊,並易名為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英文名稱則沿用CSL。2002年電訊盈科出售餘下所有股權予澳洲電訊,自此HKT退出了流動通訊市場。 2006年12月15日起,電訊公司SUNDAY在香港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停止交易,並把所有資產賣給電...

    綜合環球通訊服務

    香港電訊是由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話有限公司合併而成,而大東(香港)則擁有對外電話及電報線路和服務的專營牌照,故1988年合併時,與固網電話業務一樣使香港電訊成為香港唯一對外通訊服務提供者。1995年7月1日香港政府開放自1975年開始的二十年專營權的固網電話服務,並着手收回於1981年開始,由香港國際電訊有限公司專營的25年對外電訊線路及服務牌照,但礙於九七將至,談判至1998年1月20日才簽訂協議於同年3月31日交出香港國際電訊牌照及對外線路與電話服務專營權牌照,於1999年及2000年元旦開放IDD服務及設施市場,至於因提早交出於2006年9月30日到期的專營權賠償,經1998年2月27日經臨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67億元補償。

    電訊堡是由香港電訊在1994年發展的主要項目之一。整個展館耗資一億港元建設並且在1995年10月正式落成,整個展館樓高三層,合共4,000尺,並且分為七個不同主題的展廊,展示人類過去至現今的通訊科技發展。參觀者更可透過33台電腦、18種不同類型的互動遊戲及12項不同類型的視聽設備,讓參觀者可以透過操作及觸摸不同類型的展品。深切了解過去、現今及未來的通訊科技發展。為了增強視覺效果,整個展館設計大部分採用了三維立體效果,讓參觀者置身於未來世界。展館由MET Studio負責製作及設計。但礙於展館只限預約參觀,再加上展覽館由商業機構贊助氣氛十分冷淡,因此知名度偏低。電訊堡最終在1998年結業,小部份展品贈送給臨時市政局後,便在2005年擺放於香港科學館電訊廊內展出。然而,只有展廊「無限領域」仍完整...

  3. 香港電訊 (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代號:6823) [1] 是香港的電訊服務供應商,透過固網、寬頻、流動通訊及媒體娛樂服務,提供獨特的「四網合一」體驗,提供的服務,包括本地電話、本地數據及寬頻、國際電訊、流動通訊、媒體娛樂、企業方案,以及客戶器材銷售、外判服務、顧問服務及客戶聯絡中心等其他電訊服務。 香港電訊是全港首家推出 5G 網絡的本地流動通訊營運商。 香港電訊的5G網絡以橫跨各頻帶的大量5G頻譜為基礎,並配合旗下的光纖回程網絡,另有結合5G、雲端運算、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 香港電訊以香港為總部,共聘用約15,900名員工,業務據點遍及內地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 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的股份合訂單位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代號:6823)。

  4. 香港的第三代流動通訊服務(3G),由和記電訊數碼通、CSL及SUNDAY 4間電訊商持有牌照。2004年1月,和記電訊的3香港率先拍出3G服務。2004年12月,數碼通及CSL亦相繼開始提供3G服務;而餘下的SUNDAY,由於資源不足,一直未能推出3G服務。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2年12月18日 · 語言連結位於頁面頂端,標題的另一側。

  7. 電信 又稱 電訊 (英語: Telecommunication ),是用 電磁設備 實現的利用 有線電 、 無線電 或 光 傳輸 資訊 的 通訊 方式。 電訊起源於19世紀發明的有線 電報 和有線 電話 ,20世紀 無線電 的發明以及 電子管 、 電晶體 和 集成電路 的出現和發展把電訊帶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無線電報、 廣播 、 電視 、 衛星通訊 、 數據通訊 、 光纖通訊 、 互聯網 等技術的應用使人類社會開始發生深刻的變化。 發展歷史 [ 編輯] 電報與電話 [ 編輯] 主條目: 電報 和 電話的歷史. 摩爾斯電報機. 18世紀時,歐洲的科學家逐漸發現了電的各種性質,開始有人研究用電傳遞訊息的可行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