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29日 · 詳細地址 Address: https://www.hkbiodiversitymuseum.org/contact

    • 1 分鐘
    • 9.9K
    • HKBM 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Hong Kong Biodiversity Museum
    • 概觀
    • 車站象徵
    • 車站結構
    • 列車服務
    • 車站歷史
    • 未來發展
    • 註釋及參考資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地底車站,位於港島中西區石塘咀半山,即香港大學一帶。車站建築位處薄扶林道任白樓一帶地底,深入地底70米、約長250米、闊22米,乃全港最大和最深的洞穴式車站。

    作為「西港島綫」工程項目中新落成車站之一,香港大學站建於2010年代初,2014年12月28日啟用。此外,規劃中的南港島綫(西段)倘獲落實興建,亦會以此站為總站。

    香港大學站以青檸綠色作為主色調,象徵此站所處位置充滿綠化。

    此站亦沿襲港島綫其他地底車站的做法,月台牆身焗漆板印有退休地鐵建築師區傑棠揮毫書寫的站名毛筆大字。

    樓層及設施分布 月台

    香港大學站採用島式月台設計,兩方向之月台處於同一月台島上,皆設有月台幕門。 月台共設4條扶手電梯、兩條樓梯及一部升降機連接大堂。

    大堂

    香港大學站的大堂設於月台上方,為首兩個採用新款三合一售票增值機的車站。 自從香港大學站啟用至今,其客務中心一直由外判商安排客户服務主任當値。

    出口

    香港大學站共設有六個出入口,連接香港大學及山下石塘咀等地。 鑒於大堂與山上出口路面的高差極大,此站A出口與C1出口共設12部高速升降機連接兩層,是港鐵系統中首批只設升降機的出口。另外,此站三個連接山下石塘咀的出口(B1、B2、C2)被指通道過長,為不少居民所詬病,其中C2出口是上述出口中通道最長者(340米),有「不可C2出口」謔稱(源於成語「不可思議」)。 香港大學站出口資料 出口 名稱 出口所在街道 指示牌所示周邊主要地點 設施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香港大學西閘旁 (南行路面) 以A出口升降機連接路面及校園 •薄扶林道 •陸佑堂 •聖安多尼學校 •聖保羅書院 •聖士提反堂中學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黃克競樓平台(校園內,大學街上層) 以A出口升降機連接路面及校園 •香港大學本部校園 •周亦卿樓 •黃克競樓 •鈕魯詩樓 •黃麗松講堂 •邵逸夫樓 •中山廣場 屈地街 皇后大道西450-452G號翰林峰旁(路面) •屈地街 •華大盛品酒店 •創業中心/石塘坊 •香港萬怡酒店 •怡景花園 •均益大廈2期 •翰林峰 •One-Eight-One Hotel & Serviced Residences •石塘咀市政大廈 •聖安多尼學校 •聖類斯中學 •聖士提反堂中學 山道 山道38號佳景閣對出(路面) •山道 •龍暉花園 •EIGHT SOUTH LANE •香港聖公會西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 •曉譽 •香港浸信教會好鄰舍福音堂 •香港商業中心 •香港JEN酒店 •金陵閣 •南里壹號 •太平洋廣場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山道70號)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香港大學勁過橋旁 (北行路面,設行人天橋通往港大百周年校園) 以升降機連接路面 •薄扶林道 •香港潮商學校 •賽馬會第一舍堂村 •利瑪竇宿舍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山道88號) •寶翠園 •任白樓 •香港大學百週年校園 •鄭裕彤教學樓 •李兆基會議中心 •逸夫教學樓 •賽馬會教學樓 卑路乍街 卑路乍街西寶城外 (路面) •卑路乍街 •卑路乍灣公園 •維壹 •香港民生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 •堅尼地城游泳池 •龍翔花園 •保良局陳區碧茵頤養院 •西寶城 •益豐花園

    香港大學站是港島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柴灣方向或堅尼地城方向的列車,往返港島北岸等地。

    早期規劃

    主條目:地下鐵路早期計劃 於寶翠園附近興建地鐵車站的計劃早在1967年首份提倡在香港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經已提出,當時命名為「卑路乍站」(Belcher Station),設於卑路乍街近山市街的地底。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則改為建議在石塘咀屈地街一帶建站,名為「屈地站」(Whitty Station)。 1980年代初,政府為減輕地鐵負債問題,故分別於1982年和1983年3月先行興建必要的港島綫(上環至柴灣),以解決中西區交通嚴重擠塞的問題。至於堅尼地至上環一段,則因客量不足及存在技術困難而未有展開工程。

    預留設施

    早於七、八十年代,政府已在德輔道西創業商場內預留車站出口,該處已建有樓梯通往地庫第一層。至九十年代,政府再於太平洋廣場預留三層地庫及通風井,西寶城商場內亦有預留出口接駁位。根據西港島綫最終定案,所有預留設施都不會使用。

    車站興建

    經過多年延宕的西港島綫工程終在2009年8月10日動工。香港大學站的興建為第704號工程合約「隧道工程(西營盤至堅尼地城段)、西營盤站及香港大學站建造工程」所涵蓋,由金門–西松聯營公司承建;車站建築設計則由跨國建築事務所凱達環球(Aedas)負責。

    南港島綫(西段)

    倡議中之南港島綫(西段)起於香港大學站,經南區西部至黃竹坑站。

    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

    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計劃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出發,途經交椅洲人工島A、C島、欣澳及屯門東,最終以洪水橋站為終點站。

    1.商店數目以單一店鋪計算,並不包括銀行及自助服務,亦不包括空置鋪位。

    2.〈堅尼地城港鐵站曝光 湖水藍作主色調 書法字惹繁簡爭議〉,《蘋果日報》,2014年3月22日。

    3.〈[內部] 香港大學站內部運作圖〉,香港交通.資訊網。

    4.〈港鐵香港大學站和西營盤站設置升降機專用出入口 接駁西區山上山下,出入車站更四通八達〉,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新聞稿編號一零八/一四,2014年11月19日。

    5.檔案編號:3/7147/87,百樓圖網,屋宇署。

    6.〈MTRCL West Island Line Station at Hong Kong University〉,Aedas(存檔)。

  2. 香港大學站建於地底洞穴車站A1出口與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約70米為全香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註 1] [5] [6] 。 車站結構. 香港大學站的設計打破了 半山區 沒有港鐵站的慣例,車站在山體下方建造,並透過多組 升降機 連接位於半山的 薄扶林道 以及香港大學本部校園。 車站位於香港大學的出入囗以磚紅色為外牆主色選色與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 外牆匹配,外牆設有香港大學校徽,同時亦設有8部高速升降機與有蓋天橋及香港大學的有蓋行人通道系統對接;而車站大堂及月台以青檸綠色為主色,與香港大學所用的綠色互相匹配,也象徵車站所處的位置充滿綠化 [7] ,並具 環保 意義。 樓層. 大堂. 香港大學站的大堂設於C層,而大堂內亦設有商店 [8] 、自助服務設施以及洗手間等。

  3. 香港大學站建於地底洞穴車站A1出口與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約70米為全香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註 1] [5] [6]。 車站結構 [ 編輯 ] 香港大學站的設計打破了 半山區 沒有港鐵站的慣例,車站在山體下方建造,並透過多組 升降機 連接位於半山的 薄扶林道 ...

  4. Title 202308-HKU-Street Map for Web Created Date 8/24/2023 2:36:56 PM

    • 1MB
    • 1
  5. 香港大學站A1 出口 步行五分鐘 Kadoorie Biological Sciences Building West Gate EAST Author khlee Created Date 1/17/2019 11:40:25 AM ...

  6. 簡介: 香港大學站是一個地底車站這是 港島綫 的延伸車站之一。 早在早期系統計劃興建,而最初建議的車站名稱屈地站,不過最終設站的位置比以前的已大為不同。 月台全景圖: 快速查閱其他車站 (點按以彈出清單) 大堂出口資訊. 車站結構圖. 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屈地街. Whitty Street. 山道. Hill Road. 薄扶林道. Pokfulam Road. 卑路乍街. Belcher’s Street. 特色與現況: 此車站主要服務港島石塘咀一帶的居民及及香港大學的學生,而該站亦預留相應的設施予南港島綫西段使用,而未來南港島綫西段的月台會設於現有月台的下層。 該站將會成為港鐵系統中離地面最深的車站,深至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