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8日 ·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12/18 21:37. 最後更新: 2020/12/18 21:37. 分享: 【大灣區】廣東3招促與香港科技合作 粵十四五提河套區(附全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藍圖再有新酋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全文周五18日公布其中在拓展大灣區方面提出多項與香港澳門合作的新措施包括粵港澳三地科技合作的路線圖這份建議包括14個部分、共68條約2.3萬字,關乎廣東今後5年(2021-2025)乃至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 今日公布的,是中共廣東省委對廣東十四五的建議,具體政府層面的廣東十四五規劃綱要,要待下月廣東人大會議公布、審議及通過執行。 (建議全文,點擊看 下一頁 )

  2. 2021年3月5日 · 草案提出要加強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航天科技等領域實施一批具前瞻和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包括要研發新一代人工智能項目的專用芯片在創新疫苗遺傳細胞和育種合成生物生物藥等基因與生物技術上創新的技術研究綱要亦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出要在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和人工智能等新領域建立一批國家實驗室引領戰略科技力量。 點名發展人工智能項目專用芯片. 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方面,草案提出,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實施更大力度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支持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發。 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

  3. 2021年5月19日 · 覃偉中指出香港有若干國際知名的高校科研能力比較強深港規劃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目前在科研資金過境科研樣本跨境流動取得突破至於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雙方聯合開展深圳河治理亦取得明顯成效覃偉中表示深圳將來會深入推進大灣區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提升深港澳三地市場一體化水平充分發揮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促進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大灣區】深圳支持皇崗口岸、沙頭角建免稅城 探索「深圳樣本」 【大灣區】新皇崗口岸細節曝光:多條軌道便利港人北上. 覃偉中感謝香港長期以來對深圳發展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希望未來兩地在科技創新方面開展更深入合作,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4. 2024年5月24日 ·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龐朝輝醫生表示協會將不斷推動深港兩地的專業服務交流重點關注創新領域以專業人士的力量作為推動器推動深港兩地多元化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為大灣區及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會議期間區政府職能部門的代表詳細介紹了深圳市區支援創新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包括稅收優惠資金扶持人才引進等並提供了如何有效利用這些政策資源的專業建議。 深港兩地的專業人士們也進行了積極的交流互動,分享了各自的經驗故事,重點圍繞如何克服困難趁勢發展,如何做好創新實踐和管理等話題展開了廣泛交流。 在深創業港籍專業人士、和光數字(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寇立巖表示,選擇來深創業,是因為深圳的創新環境、人才優勢及開放包容程度非常有利於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5. 2020年9月4日 ·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0/09/04 12:31. 最後更新: 2020/09/11 18:29. 分享: 美國針對中國打科技戰華為首當其衝被封殺芯片成為關鍵戰場近日多次就科技創新問題表態要求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然而搞高科技不能一蹴而就短期亦難見成果需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從最根本研發起步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華為一家公司的研發支出祝高於內地25個省級行政區。 由此可見,一是華為成功並非僥倖,而是長期投入的結果;其次,內地大部分省市對研發投入仍未有足夠重視,大部分仍只著眼短期見效的基建為主。

  6. 2005年10月19日 · 中國版. 發布時間: 2005/10/19. 分享: 沒有太空工業的香港航天研究寥寥可數據了解兩年前發明太空鉗的理工大學未來將協助中國航天局進行探月研究雖然用作岩芯取樣器的理大太空鉗兩年前隨歐洲太空總署太空船登陸火星失敗理大研究小組並未. ... 訂閱hket.com即送川御 TYP3益生菌 (價值HK$549) 詳情. 登入 了解詳情. 欄名 : 神六凱旋之全球震撼. 相關文章. 神七方案曝光 3人飛7日. 2005/10/19. 神七方案曝光 3人飛7日. 楊費聶或再征空 漫步星際. 2005/10/19. 楊費聶或再征空 漫步星際. 技術超前 着陸地未陷. 2005/10/19. 技術超前 着陸地未陷. 征空雙雄 訪港機會大. 2005/10/19.

  7. 2021年1月2日 ·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1/01/02 10:28. 最後更新: 2021/01/02 10:28. 分享: 中國科技發展在多方面取得成果. 為了突破西方包圍,實現在各核心技術上的自給自足,中國今年加大科研投入,取得著顯成果。 阿里旗下達摩院發表報告預測2021年的中國十大科技趨勢第三代半導體量子科技最受矚目報告又指出人工智能(AI)、5G、雲計算及IoT等數字技術正發生前所未有的化學反應,在農業、醫療、城市治理等方面將大有用途。 尤其是AI技術在過去幾年已滲透傳統產業,走進製造企業,提升質檢工作效率,未來將促進供應鏈、生產、資產、物流、銷售等各環節走向全局智能,最終實現生產及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 趨勢一、第三代半導體應用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