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2月21日 ·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止一周,有2.53萬名香港居民離境,按周增22%,是香港因疫情而實施嚴格隔離措施以來最多的一周,反映「哀莫大於心死」,更多港人選擇逃離「疫港」一走了之。 根據

  3. 2022年7月21日 · 港美息差擴闊下,香港走資壓力大增,近日銀行體系結餘已跌穿2,000億元。. 按照目前走資速度,快則本月底,慢則下月,銀行體系結餘將跌破1,000億元關口,屆時香港有需要跟隨美國加息。. 偏偏如今兩地仍未通關,香港經濟仍「塘水滾塘魚」,加上走資 ...

  4. 香港2021年已錄得48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反映當其時對中國和香港的各種宏觀因素惡化,以及對利率和通脹預期的改變。 不過,最大的變數仍未殺到。 大和預計,美國在2022年度將加息2.5厘。 大幅加息雖有助抑制全球通脹,但也可能導致經濟活動急劇降溫。 同時,銀行同業拆息 (HIBOR)對美息敏感,以目前港元貸存比87%計,在香港的流動性緊張狀況下,HIBOR可能更跟貼倫敦銀行同業拆息 (LIBOR)走勢。 觀乎2016至2019年美國緊縮政策導致淨流出550億美元,今次流出規模相對更大。 大和呼籲投資者應為本港利率和流動性狀況做好準備,尤其很多中資企業來港發債。 自從去年起,市場已經受到以恒大 (03333)為首的一系列違約事件打擊。

    • On.Cc 東網
  5. 2022年2月23日 · 香港正值移民潮,資產所承受的沽壓正從四方八面而來。 大和發表報告預計,未來24個月資金外流規模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在2022年度發生。 去年,香港資金淨流出錄得480億美元,反映外資對香港的未來經濟前景並不看好以及對利率和通脹預期的改變。 大和預計,美國在2022年度將加息2.5厘。 雖然大幅加息有助抑制全球通脹,但也可能導致經濟活動急劇降溫,2016至2019年美國緊縮政策導致淨流出550億美元,今次資金流出香港的規模或更大。 大和認為,Omicron爆發嚴重打擊香港經濟,預測香港今年經濟增長由2.9%下調至1.8%,而2023年則維持增長2.5%的預測。 在多重利淡因素夾擊之下,後市震盪強烈。

  6. 2020年6月3日 · 去年中開始香港社會出現動盪,到最近中美關係趨於惡化,本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會否被動搖並觸發走資潮,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一向與香港直接競爭的新加坡有否從中得益?. 當地的非居民存款在4月急增44%,儼然是另類指標,似乎隱現香港走資苗頭 ...

  7. 2022年7月18日 · 近年香港掀起移民潮,市場憂人才與資金流走,恐削弱本港競爭力。 他指,相比早已重開邊境的新加坡等國家,本港仍保持較嚴格的出入境管制,倘長期維持這個差異,或使外資和人才流失加劇,且早年香港在中美貿易戰成磨心,疫情爆發後加快移民、資金外流出現。 他續稱,首季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下跌,同時本港寫字樓空置率依然偏高,意味本地企業和外企對疫下擴張在港業務態度相對保守。 成本漲 不利出口復甦. 本港連鎖零食店優の良品疑不敵疫情全線結業,吳氏擔心,在美國加息、港元拆息跟隨向上的不久將來,本港中小企或未能承受較高的融資成本。

  8. 2021年3月31日 · 首次有數據顯示香港出現「走資潮」 走人只是一方面,雖然香港政府一直否認移民潮引致大量資金外流,不過,路透社3月26日引述加拿大金融監管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由香港銀行體系流向加拿大的資金超過347億美元,摺合高達436億加元 (約2,693億港元),較2019年增加約一成;數字亦較2016年增加46%,創2012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相當於香港銀行體系約1.9%存款外流,也是首次有數據顯示香港出現「走資潮」。 加拿大反洗黑錢部門加拿大財富交易及分析中心 (FINTRAC)發言人表示,相關數據只是反映一部分從香港合法流入加拿大的資金,這還沒包括1萬加元或以下的轉帳、虛擬貨幣交易,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 數據顯示,2020年港人申請加拿大簽證(不包旅遊簽證)增加1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