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29日 · 與原始的新冠病毒比較Omicron的棘狀蛋白基因帶有30多種突變使病毒更容易依附在細胞並增加其傳播力。 近日本港出現的「BA.2.12.1」由 Omicron BA.2演變而來,比前一個版本的傳染性高23% 至27%。 但本港暫時病例顯示,感染BA.2.12.1並未帶來較嚴重症狀或增加死亡風險。 5月27日 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爆疫 . Omicron分支70多個、第五波葵涌邨爆發屬BA.2.2 . 現時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70多個關於Omicron分支。 香港第五波疫情由巴裔婦、葵涌邨衍生的病毒株為Omicron BA.2.2;近日出現的Omicron BA.2.12.1傳播速度比Omicron任何原始病毒株及其亞變種BA.2都要更快。

  2. 2022年5月23日 · 與原始的新冠病毒比較Omicron的棘狀蛋白基因帶有30多種突變使病毒更容易附著在細胞並增加其傳播力。 本港現時第五波疫情由巴裔婦、葵涌邨衍生的病毒株為Omicron BA.2.2;而變異病毒株「BA.2.12.1」屬於BA.2亞變種,於去年12月首次在美國出現。 根據一個變體數據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70多個 Omicron 分支。 5月22日 爆疫太古城中心麥當勞關閉消毒 . + 5. 現時疫苗對變種病毒仍具足夠保護力. 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解釋,根據早前基因分析,由巴裔婦帶出的BA.2.2病毒株傳播速度比BA.2傳播速度快4至5倍。 他又說,現時疫苗仍具足夠保護力,亦沒有證據顯示新變異病毒株將帶來更嚴重症狀。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

    • Arcturus是什麼?
    • 首在印度現蹤
    • 會有什麼症狀?
    • 疫苗對它有效?會導致長新冠?

    天文學中Arcturus的中文名稱是大角星,是牧夫座中最亮的一顆恆星。它源於古希臘語中的Αρκτοῦρος,意意思「熊的看守者」。 Arcturus或XBB.1.16是Omicron亞變種,也是XBB亞變種一員,與XBB. 1.5相似。根據WHO的資料,XBB.1.16是BA.2.10.1和BA.2.75的重組體,與XBB.1.5有一個突變相同。 WHO新冠疫情技術負責人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指Arcturus的棘突蛋白中有一項額外突變,會令病毒傳染力以及潛在致病性增加,但未有證據顯示會令重症率產生變化。 這新變種跟傳播力增加與感染力更高的迹象有關。它也可能更能逃避因之前感染獲得的免疫力。惟迄今錄得的確診個案並未顯示,因XBB.1.16住院、進入深切治療部或死亡...

    Arcturus在1月下旬首次在印度一個樣本被發現,後來在英國、美國、澳洲、日本、新加坡、意大利、丹麥、奧地利及德國等現蹤。世界衛生組織4月13日的流行病學更新,截至4月11日,29個國家或地區有關它的通報多達2,222個。 世衛數據顯示,來到2月底Arcturus佔全球確診個案0.21%,至1個月後升至3.96%。 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沙夫納博士(Dr. William Schaffner)稱它在印度傳播得快,但在其他國家未見同類情況。根據美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截至4月15日Arcturus佔整體確診個案7.2%。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新冠普遍的症狀包括發燒或發冷、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疲倦、肌肉或身體疼痛、頭痛、味覺或嗅覺喪失、咽喉痛、鼻部充血或流鼻涕、噁心或嘔吐,腹瀉。 除了傳染力高,它對兒童的影響亦令專家憂心。印度兒科學會(Indi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免疫接種委員會前主席Vipin Vashishtha稱,Arcturus可在兒童身上引發咳嗽、感冒、高燒及結膜炎(俗稱紅眼症)等症狀。 結膜炎在前幾波疫情中並不常見。

    醫學界掌握到有關Arcturus的病例及數據仍不足,要了解現有疫苗配方對XBB.1.16的保護程度還是為時過早。 沙夫納博士也稱,要說這變種是否更易或較少導致「長新冠」也是為時尚早。不過我們已知Omicron導致「長新冠」的情況較少,特別是對已接種疫苗的人群而言。 多倫多大學傳染病專家博戈奇克(Isaac Bogoch)稱有些二價疫苗加強劑很可能就Arcturus提供抵禦力,因二價疫苗對Omicron的亞變種較有效。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12月8日 · 綜合外媒報道擁有逾32個刺突蛋白突變的Omicron是迄今變異最多的新冠變種病毒相比目前肆虐全球的擁有16個刺突蛋白突變的Delta病毒更多因此其傳播力亦恐比Delta更高亦更懂得逃避身體的免疫反應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巴魯Francois Balloux表示Omicron的大量突變顯然是在單次爆發中積累的表明它可能是在未經治療的愛滋病患者等免疫系統較弱人士體內感染中進化而來」。 瑞士流行病學專家Christian Althaus曾初步分析,Omicron假如可以自由傳播,其傳播力約可從1人傳染至10至30人間,而Delta的傳播力則約為1傳6,兩者傳播力高下立見,不過他亦強調這只是從南非豪登省的有限數據而來,僅屬初步分析。

    • Omicron變異株為何讓科學家特別擔心?此變異株的棘狀蛋白上有32個突變,集先前各種變異株的突變特徵於一身,包括與病毒進入細胞,免疫逃脫或是感染力增加等等有關的突變。
    • Omicron傳播力比Delta更強嗎?林氏璧指出,如先前的「Delta plus」、「Mu」、「C1.2.」等變異株,都無法對目前主流變異株「Delta」造成太大的威脅,但Omicron新變異株最早在南非及波札那發現,近2週相關病例數在南非東北的豪登省快速攀升,取代原本流行的Delta變異株,預估可能成為下一波南非主流病毒株。
    • Omicron會不會更容易重症?林氏璧表示,目前南非初步報告以輕症為多,然而這病毒在本月12日才在南非第一次偵測,並以年輕人或二次感染的人居多,因此現在觀測到輕症居多是正常的,可能需數週時間累積更多臨床資訊,才能分析老人或有重症風險因子,及沒有打疫苗者是否會有更高的重症風險。
    • 新冠疫苗對Omicron還有用嗎?單株抗體、口服藥的效力呢?現有新冠疫苗幾乎都是針對病毒的棘狀蛋白產生抗體,而Omicron變異株的棘狀蛋白上就有32個突變,很令人擔心疫苗能夠產生的中和抗體是否會更低,各疫苗公司已經開啟實驗室研究,初步的結果應該兩週左右會出來。
  5. 2022年1月6日 · Omicron變種病毒在全球急速蔓延更引爆本港第五波疫情Omicron變種的逃逸機制令人擔心疫苗效用會否削弱不過更多T細胞免疫反應的研究指向正面一方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和墨爾本大學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儘管Omicron含較其他變異株含有更多突變基因但透過接種疫苗或經感染肺炎後產生的T細胞能有效清除被感染的細胞並促進其他免疫反應尤其是預防重症。 T細胞是一種白血球,替人體作出免疫反應對抗入侵的病毒。 科大與墨爾本大學團隊1月2日於科學雜誌《病毒》(Viruses)發表相關 研究結果 顯示,即使Omicron或者其他變異株能夠逃過人類抗體免疫反應的攻擊,人體T細胞免疫反應也能保護人體避免遭受重症感染。

  6. 2021年11月30日 · Omicron刺突蛋白大量突變 內地專家指或影響中和抗體藥物效果. 撰文:葉琪. 出版: 2021-11-30 17:43 更新:2021-11-30 17:44. 2. 新冠病毒其中一種變種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受到密切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周二(30日)下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錢朝暉在發布會上直言,Omicron的一些突變,可能會對相當一部分中和抗體藥物的治療效果帶來影響,但具體到某個抗體的影響程度,還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據介紹,現有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有中和抗體藥物和小分子藥物。 錢朝暉解釋,中和抗體藥物主要是通過阻斷刺突蛋白跟其受體ACE2的結合,或者阻斷刺突蛋白的構象變化來抑制病毒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