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5日 · 自2021年加入中國建築工程 (香港)有限公司,泳恩除了是一名屋宇設備工程師外,亦是女子壘球港隊成員之一,早前更代表香港出征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所長。 亞運凱旋歸來,泳恩出席主題分享會時,與公司50多位新晉工程師,分享她在職場和運動場的成長和收獲。 在專業運動訓練之餘,亦要同時兼顧工作,要克服的困難可想而知,「每周平均訓練四晚,每次2-3小時,隔天亦要早起上班」。 她笑指,「堅持的原因好簡單,因為熱愛這項運動」。 正正是運動員的這份堅持,默默轉化成為她對工作的投入態度。 每當泳恩在工作上面對挑戰,她都會鼓勵自己「無野難得過打波」,因為「無論於球場上抑或職場上的『輸贏』,我更重視自己的表現,過程中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得著,究竟今日的自己有沒有比昨日的自己做得更好。

  2. 2023年7月28日 · 《福布斯》發表調查報道稱,啟賢(Calvin Lo)的身價並未達到百億、也不是他自己所聲稱的哈佛商學院畢業生,而有關他的許多事跡都被證明為虛假,或者頗爲可疑。 目前,啟賢已通過律師致函《福布斯》,强烈否認文中指控,並表示不希望被《福布斯》報導。 《福布斯》報道指,2020年以來,啟賢多次直接或間接與《福布斯》接觸,意在登上福布斯億萬富翁榜。 起初,《福布斯》並沒有太認真地對待這件事,但後來BBC等衆多媒體都報道了啓賢,稱他爲億萬富豪,刊登了他對一系列話題的看法,其中許多報導都引用《福布斯》作為來源。 實際上,啟賢從未登上過福布斯排行榜,《福布斯》希望澄清事實。 《福布斯》指大部分事跡不實. 《福布斯》指,在其他報道和新聞稿中,啟賢被介紹成:

  3. 2020年10月12日 · 港產科學家兼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早前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生命科學獎」,投入逾20年時間研究無創產檢,全球每年有逾700萬名孕婦受惠。 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盧煜明,於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負笈到英國讀醫,1997年回流香港後一直在中大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他明言,23年來未曾想過離開香港發展,「香港是我的家,每位學生將來有機會是我的繼承人。 盧煜明出身於醫學世家,父親是青山醫院前院長、精神科醫生盧懷海,自小就聽父親講醫學事。 耳濡目染下他對科學產生興趣,課餘時間愛看科學雜誌,小學由較顯淺的《Discover》起步,到中學看《Scientific American》。 【前企業高層韋寶華如何享受退休生活? : 按此 】 自嘲「頑皮仔」 幼園操行僅丙減.

  4. 2019年6月21日 · 1.本土年青人被邊緣化. 首先是國內資金及移民逐漸主導香港,本土年青人被邊緣化,於是對社會感到灰心和無望。 從一九九七年回歸到現在,未計算內地居民在港生的孩子,移入香港人數已經超過150萬,擁有香港永久居留身份超過100萬,有三粒星又夠十八歲有70萬人;到2030年的時候,人數就會高達250萬人,連同他們的孩子有300至400萬人……只要你在中環走一圈,很多高薪職位都被國內同胞佔據,樓價也因為這些龐大需求而推高,讓本地年青人感到生存空間變少,將怒氣變成對建制及政府的仇恨。 2.本土青年在港職場遇到的困難. 如果政府真心愛香港的年青人,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處理,幫助本土年青人在競爭環境中爭取更多;例如國內及外國的情況,省市政府會對本地優秀青年提供協助,幫他們在事業上的路走得更好。

  5. 2022年8月27日 · 港人熱門貨幣英鎊及日圓亦持續向下,有市民亦趁機「儲貨」,但獨立外匯商品分析師盧楚仁認為相關貨幣或有機會突然跌一跌,若做定存時英鎊急跌3-4%,所得的利潤就「凍過水」。

  6. 2019年1月15日 · 分享:. 政府計劃調高長者綜緩合資格年齡至65歲引來社會爭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更於14日發表「60歲中年論」,指「當大家都120歲時,60歲才算是中年。. 」引來不少批評。. 如果在香港60歲才算是中年,那麼全球各地退休年歲是幾多歲?. 幾多歲開始可領 ...

  7. 2023年3月23日 · 畢馬威中國發佈的《2023 年香港高管薪酬展望》報告,對 1,327 名企業高管和專業人士進行調查,以評估香港和整個大灣區的就業趨勢。 香港受訪者中超過三分之一 (37%) 預期香港的員工人數會在 2023 年增加,首席級和人力資源部受訪者 ( 他們普遍對招聘計劃有較深入的見地) 的預期更高至 44%。 員工人數增長預期的重點領域集中在銷售人員、收入創收、和客戶關係管理等前線職位。 望獲靈活工作安排. 香港的專業人士在疫情期間,普遍採用彈性的工作安排,打工仔亦期望相關安排得以延續。 近四分之三(74%)的受訪者將彈性工作安排,列為最重視的五大福利之一, 但僅只有 49%的香港僱主提供有關福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