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六度萬行(修辦道). 菩薩六度波羅密(修辦道). 一布施度慳貪. 菩薩慈心三布施(財施講師無畏勞). 財設法船度眾生,無住布施福無邊. 但應福德復如是,勿當福德為功德. 眾生慳貪落塵寰. 眾生我執慳貪心,自私自利損天理. 良心迷昧欲塵縳,隨業緣生落輪迴.

  2. 2020年12月4日 · 第四黑的對治是第二白法,第二黑的對治是第四白法。」 第四黑「非增上心於他人所現行諂誑」要以第二白法「不諂誑有情,心正直住」來對治。 第二黑「於他無悔令生追悔」要以第四白法「自所成熟之有情,令其受取等菩提」來對治。

  3. 2020年3月8日 · 廣論消文115 由知苦苦集,超越諸苦。. 消文115 114頁7行-115頁8行.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一、得入內道佛弟子者,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窩與寂靜論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依,乃至未捨。. 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 ...

  4.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 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分四:①破斥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之愚者. ② 破除不了知思擇修與安住修之迷亂 ③ 破除於修狹隘理解而以智者自居者 ④ 宣說一切聖言皆是教授之理. ① 破斥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之愚者分二:. ① ...

  5. 雖然能住,如果沒有辨別善說正道和惡說似道(說相似)二者的智慧,仍然不堪為聞之器。 所以必須要有明辨正道與惡說的真實智慧,才能棄捨虛假、不實在的惡、相似,而得到真正堅實究竟的正法。

  6. 消文52 49頁9行 - 52頁1行.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 「四種資糧」的第三是正說「飲食知量」,具有四項特質,分述如下:.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第一項特質是,不能吃得太少。. 如果吃得太少,會 ...

  7. 2020年12月28日 · 如云:“依三學增上,佛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 如云:針對戒定慧三學,佛陀無顛倒地宣說了六度。. 戒學中包含施、戒、忍前三度,後二者心學、慧學中含攝靜慮、般若後二度,精進一度通於三學,屬於三學所攝。. 小結:. 三學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