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鼻敏感,好難忍。坊間有「紓緩貼士」指通過伸展動作能收「即時通鼻」之效。但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上述類似穴位按摩的「療法」未必能收效,反建議患者應先認清致敏原,再對症下藥預防,例如以隔塵蟎套防塵蟎,利用

  2. 2016年10月17日 · 早前ViuTV的節目《對不起標籤你》,以搞笑方式去探討大眾對某人或事的概括及既定印象。標籤、定型在社會上很常見,例如部分人會認為所謂健康餐、素食便是淡而無味、單調甚至是吃不飽。 我剛從日本高野山回來,

  3. 2018年1月3日 · 對鮸魚一無所知,連名字都是拜劉致新校長在《晴報》撰文《唐宋的魚生故事》(17年12月22日見報),從中學得「鮸」這個字。 認識鮸字不夠十天,2017年除夕夜,朋友以十斤重的鮸魚作火鍋宴主角,用來款客。

  4. 2020年2月12日 ·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擴散,市民除了搶口罩外,連消毒用品也大肆搶購,致供不應求。近日有人指旺角竟然有藥房將生理鹽水當「消毒鹽水」出售,更標榜適用於「洗手、清潔、可拖地、消毒」。惟有皮膚科

  5. 友儕常笑說我的品味好有問題,因為她們常問我對那些名人明星的長相和身材的看法,我又總是有讚無彈。許多人認為美學家應該對美的要求比一般人都高,的確,但我認為美學家不是着眼於缺陷,應以敏銳觸覺發掘一個人或一件物件美的特質,並能找到其獨特之處,有效地展現出來。

  6. 醫學上其實沒有「拖延症」這個診斷,然而,拖延行為是十分普遍的社會現象,有研究結果指出,約20%的人會慣性拖延工作,引發不同程度的行為、情緒和人際的問題。 為何人會拖延?一、研究發現拖延是源自個人情緒而

  7. 年輕時,由於經常口不擇言,往往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及至年長了依然坦率,但是較懂得關注別人的感受,經常話到嘴邊留半分,先為別人設想,將有機會傷害別人的話都往肚裏吞。能說出口的,也盡量修飾,以不傷害別人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