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3个主题组成。. 公民科重视培养学生正面 价值观 、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学生须学习国家发展历程、宪法、香港基本法和法治。. 央视新闻2021年9月2日消息 ...

  2. 中文名. 公民课. 出现时间. 19 世纪. 1986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教学大纲和多种实验课本,并于 1989 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初稿)》规定,公民课要“使学生懂得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准则;逐步培养爱国主义和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的道德品质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劳动观念;初步树立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和自觉的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 民主集中制 的良好行为习惯;具有初步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1992 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 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

  3. 《我的小革命:永续生活》是八旗文化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荣幸

  4. 教育领域术语. 展开 3 个同名词条. 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 公共生活 、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份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 根据公民教育所 ...

  5. 《新课程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公民与公民教育概念和理论探究、新课程公民教育的历史内容探究、新课程《思想品德》公民教育价值框架依据探究、新课程《思想品德》公民教育价值取向探究、新课程中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方案

  6. 191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 1917年 中华书局 出版了浙江吴兴人方浏生编辑的国民学校用《公民读本》(两册),台湾教育史家司琦教授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公民书”。 [1] 中文名. 公民读本. 作 者. 方浏生. 出版时间. 1917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概述.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公民读本》“编辑大意”说明主旨是教授“公民所必需之知识及道德”。 教本上册有国家、国民、民族、国体、政体、国会、政府、法院、国民之权利义务、法律与道德、自治和选举等课文,下册有军备、警察、户口、租税、国债、预算决算、货币、教育、生计、公众卫生、外交及欧战等课目。

  7. 《中等学校公民科教材及其教学法》是1943年中图文库出版的图书。 [1] 中文名. 中等学校公民科教材及其教学法. 作 者. 袁公为 [2] 出版时间. 1943年. 出版社. 中图文库. 页 数. 277 页 [1] ISBN. ERC0010068416.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内分绪论、教材论、教学方法论三编。 原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印行. 图书目录. 播报. 编辑.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中等学校公民教育与公民科. 第一节 公民教育之意义. 第二节 中等学校公民教育. 第三节 中等学校公民教育与公民科教学. 第二章 各国中等学校公民科教学之设施. 第一节 英国中等学校公民教学之设施. 第二节 德国中等学校公民教学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