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何定義空置單位. 根據運房局提交的草案文件,已取得 入伙紙 的一手私人住宅,若其後12個月內有超過6個月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即視為空置單位。. 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批出入伙紙但未出售的私人樓宇住宅,合共12,300伙,較2019年底的9,900伙上升約24%;相對2013 ...

  2. 2018年8月21日 · 定義. 樓宇空置稅是對空置達一定時間的房屋徵收的稅項。 房屋若被囤積造成空置,將影響社會資源有效運用,徵收樓宇空置稅有助打擊囤積以降低空置率。 知多啲. 政府建議修訂《差餉條例》,就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徵收額外差餉。 有關修訂要求獲發佔用許可證(入伙紙)達12個月或以上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業主(主要為發展商),每年向政府申報單位使用情況。 如這些單位在過去12個月內,有超過6個月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便會視為空置單位,有關業主須繳付額外差餉。 額外差餉會由差餉物業估價署按年徵收,金額為該單位的應課差餉租值的2倍(即200%),大約相等於樓價的5% 一手空置稅 差餉地租 發展商. 請選擇文章. 樓宇空置稅是對空置達一定時間的房屋徵收的稅項。

  3. 2022年10月29日 · 那麼,此刻應否再推空置稅?. 又會對市場產生怎樣影響?. 「一手樓空置稅」是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於2018年提出的「樓市六招」之一。. 具體內容包括修訂差餉條例,發展商須每年申報獲發入伙紙12個月或以上的一手樓盤之單位狀況,如有單位落成後未 ...

  4. 2023年9月23日 · 空置稅利弊. 空置稅有何好處? 理論上可避免發展商為提高樓價,賺盡獲利,而囤貨、製造房屋供應不足的現象,也可提高政府稅項收入。 不過上文提到收樓價約5%的物業空置稅其實力度不足,發展商未必受到影響,而加快供應單位。 假如他們將成本轉予消費者,變相難上車。 所以坊間亦有意見指應隨空置時間加重徵收物業空置稅的百分比,讓發展商用市民較易負擔的樓價推售。 其實目前政府有規定地產商要是4-6年內完成建屋、取得入伙紙,有政黨提出應在預售樓花同意書修訂,規定地產商要在6個月限期內推售所有單位 ; 又或者要將空置稅涵蓋至二手樓,確保公平。 惟當中仍需投放不少資源監察單位情況,如何量度空置狀況? 又是否要靠業主自律申報? 其他地方的一手空置稅.

  5. 2018年7月1日 · 政府上周公布六項房屋政策新措施,其中建議向一手空置單位徵收應課差餉租值兩倍的空置稅,以及修改「預售樓花同意方案」,規定發展商每次推售住宅單位的數目,不能少於單位總數的20%。 財政局局長陳茂波在網誌上重申,徵收空置稅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落成的房屋單位可予市民購買或租用,而非令樓市降溫;政府亦留意到已落成但仍未出售的一手樓單位有上升趨勢,由2013年的4000個,升至今年的9000個。 未來私樓落成量每年達2.1萬伙。 (資料圖片) 未來私樓落成量仍然高企. 對於坊間質疑徵收空置單位的成效,陳茂波就表示政府在考慮此項措施時,不能只着眼於目前已落成的一手空置單位,而必須考慮未來房屋落成的趨勢,以及發展商手上持有可以隨時出售的貨量。

  6. 政府通過徵收房產空置稅解決房屋空置問題的構想由來已久,但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無法實施。 2018年3月15日,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提出向物業發展商的一手單位開徵房產空置稅 [6] 。

  7. 2021年4月14日 · 設立空置稅的原因之一是希望發展商加快賣樓,減少貨尾囤積,但現時香港經濟未復甦、失業率高,空置稅對推低樓價及增加購買力的幫助甚微。 再者,空置稅對豪宅及超級豪宅的影響較大,以現時的經濟情況,重推空置稅無助加快供應。

  8. 2024年3月2日 · 財政預算案|陳茂波:如樓市失效可推空置稅 目前遠遠沒有需要. 交椅洲人工島項目2025年的填海目標延遲,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具體推展時間將按公共財政狀況而推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日)在電台節目再回應,稱早前指人工島計劃 ...

  9. 一手空置稅」公布已有月餘,到底成效如何? 空置稅影響現 發展商急推餘貨 猶記得在7月上旬,首當其衝的為一手豪宅市場。部分中小型發展商因應「一手空置稅」加緊宣傳已落成的豪宅,此處的豪宅是指單幢別墅的級數。

  10. 有政戲 - 重推空置稅? 消息:未必即出手. 上屆政府在2018年曾提出徵收一手樓空置稅,最終卻放棄立法,財爺陳茂波昨日在電台訪問中,表示有需要時不排除再推。 港府是否有意再出此招? 有港府消息直言,發展商現時囤積情況不算很嚴重,未必要立刻出手重推空... 2022/07/11. 重推空置稅? 消息:未必即出手. 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回顧. 本港回歸25年,樓市歷盡高低起跌,本刊是次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與大家逐一回顧。 1. 八萬五建屋計劃 97年回歸後不久,時任特首董建華於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5... 2022/07/02. 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回顧. 回歸25載 細數「新盤之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