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4日 · 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將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這三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方面的理論發現。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3.

  2. 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 科斯特立茨藉助先進的數學方法來解釋在不同尋常的物質相(或狀態)中出現的奇異現象,如如超導體,超流體或是超薄磁膜等。科斯特立茨和索利斯對二維世界中的一些現象開展了研究,簡單來說就是在平面上,或者 ...

  3. 鄧肯·霍爾丹提出自旋整數的反鐵磁一維海森堡模型的基態都存在自旋能隙,後來被稱為「霍爾丹的猜想」。 奇數(symmetry protected topological)和偶數(trivial)。 二維海森堡模型 [编辑] Kagome晶格中的自旋液體。 各向異性 [编辑]

  4. 弗雷德里克·鄧肯·麥可·霍爾丹,FRS(英語:Frederick Duncan Michael Haldane,1951年9月14日-),英裔美國物理學家,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系尤金·希金斯物理學教授。他因「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領域的理論性發現」而與戴維·J·索利斯以及約翰·麥可·科斯特利茨共同獲得了201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 ...

  5. 2016年10月4日 · 戴維·索利斯 鄧肯·霍爾丹 麥可·科斯特利茨據新華社電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天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麥可·科斯特利茨這三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方面的理論發現。

  6. 獲獎成果之一——拓撲相變,正是出自40多年前戴維·索利斯指導自己的博士生克爾·科斯特利茨完成的博士論文。而鄧肯·霍爾丹的相關工作,同樣也是完成於上世紀80年代前後,他完美地用拓撲概念理解一維自旋鏈的磁學效應,為理解量子霍爾效應和拓撲相變又拓展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