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 公共福利金計劃 暴力及執法傷亡賠償計劃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 緊急救濟 監察機制 社會保障上訴委員會 資訊欄 家庭及兒童福利服務 家庭服務 兒童照顧服務 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 其他支援服務 資訊欄 安老服務 社區支援 社區照顧

  2. 2020年4月27日 · 為讓更多失業人士可獲得支援,政府由2020年6月開始透過綜援系統提供為期6個月的「失業支援計劃」,額外開支料涉及32億港元。 在這個「失業支援計劃」下,健全人士的資產上限增加一倍。

  3. 2024年4月1日 ·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 (職津計劃) 以鼓勵自力更生及紓緩跨代貧窮為目的,計劃以住戶為申請基礎,達到特定工時要求,並符合入息及資產有關限額便可申請,分為基本津貼、中額津貼或高額津貼3類。

  4. 在一般情況下,如申請人或其監護人/受委人能提供一切所需資料,全部手續可在四星期內完成。. 如申請人未滿18 歲而沒有家長或法定監護人,或申請人年滿18歲但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可由社會福利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本署 ...

  5. 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是綜援計劃下的一項計劃,主要目的是為 15 至 59 歲,身體健全的失業人士或是每月從工作中所賺取的入息或工作時數少於社署所定的標準的人士提供現金援助的同時,鼓勵及協助他們尋找有薪的全職工作,達致自力更生。

  6. 2023年2月26日 · 保良局在香港扎根多年,一直為老弱群體提供不少服務,而其扶弱基金就專門為遭遇突變、意外或特殊困難的人士或家庭提供短暫經濟援助,因此若因突發的不幸事件而遭遇失業或需要特別援助,不妨嘗試申請。 申請時間:全年任何時間(每位申請人五年內可獲資助一次) 申請資格: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社會有需要人士 (包括家庭、兒童、青少年及長者) 申請方法:申請必須由保良局、政府部門 (如社會福利署)、法定機構 (如醫院管理局)註冊社工轉介及需通過經濟審查 (詳情見申請指引)。 資助金額:按申請個案的情況而定,最高獲批金額為HKD$6000。 查詢電話:2277 8333 / 2277 8391. 申請詳情: 下載 保良局扶弱基金 申請指引.

  7. 臨時失業支援申請資格: 第五波疫情 以來導致暫時失業,並在申請時已失業、停薪留職、放無薪假至少連續30日的全職、兼職人士或合資格自僱人士。 現受僱於下列受第599F章所限的處所,並被僱主要求短暫停工,而於申請當日距離最後工作日至少30天(包括提交申請當日)的員工亦可申請。 但如果因轉工或退休而主動離職則不符申請資格。 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至少一個月在港工作. 失業前的月薪高於HK$2,700,但不超過HK$3萬. 於提交申請時已失業至少連續30天. 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沒有受惠於第六輪抗疫基金下的其他措施. 臨時失業支援網站及申請表格. 計劃接受網上申請,可於 官方網站申請表頁面 填寫申請表格。

  8. 政府於2020年6月起在綜援制度下推出短期的「失業支援計劃」,為期6個月,政府放寬綜援資產限額上限一倍,而自住物業首12個月豁免納入資產限額。 申請詳情如下: 申請資格. 申請人必須為香港居民,或取得香港居民身份不少於一年,並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後,在香港總共居住滿一年、同時須符合入息及資產審查。 申請人如年齡介乎15至59歲,而且身體健全,須積極尋找全職工作及依照署方規定參加「自力更生支援計劃」。 申請方法. 申請人可透過電話﹑傳真﹑電郵、郵遞或親臨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申請。 你亦可經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署方職員會安排約見申請人和進行家訪﹐以進一步了解申請人的情況及核實所提供的資料。 資產門檻.

  9. 如果申請人是15至59歲身體健全的失業人士,必須依照社署規定參加自力更生支援計劃,才符合資格領取援助;而開始發放援助金的日期通常為申請日期起計一個月之後。

  10. 2020年5月28日 · 社會福利署(社署)今日(五月二十八日)公布,由六月一日起透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提供為期六個月的失業支援,暫時放寬健全人士申領綜援的資產限額一倍至十一月三十日止;該資產限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