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淵明(約365年—427年),一說名陶潛,字元亮,友人私諡靖節先生,尋陽郡 柴桑縣人 [1]:165,中國東晉至南朝宋時期士大夫與詩人。陶淵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在東晉初年權傾一時,但到陶淵明出生時已

  2. 陶淵明(约365年—427年),一说名陶潛,字元亮,友人私諡靖節先生,尋陽郡 柴桑縣人 [1]:165,中國東晉至南朝宋時期士大夫與詩人。陶淵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在東晉初年權傾一時,但到陶淵明出生時已

  3. 陶淵明(約365—427年),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一説尋陽郡柴桑縣(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説江西宜豐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4. 陶淵明. A. 陶淵明出身於一個破落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經做過東晉的大司馬,但到他時已經家境清苦。 青少年陶淵明就具有不同於流俗的性格,偏愛自然山水,刻苦求學,懷抱遠大志向。 他希望將來能建功立業,把社會治理得像堯舜盛世一樣,但當時黑暗的現實不可能讓這實現。 理想與現實發生的矛盾貫穿了他的一生,既表現為出仕和歸隱的矛盾,也表現為歸隱以後內心的苦悶和憤懣。 從29歲到40歲,為了建功立業和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陶淵明先後五次出仕,擔任過江州祭酒、大將桓玄的幕僚、大將劉裕的參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和彭澤縣令,但都不長久。 公元405年,有志難伸、不和於俗的陶淵明最終掛冠歸隱,此後即使缺衣少食也拒絕再與統治者合作。 歸隱後的他躬耕鄉間,寫詩作賦,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和決心。

  5. ja.wikipedia.org › wiki › 陶淵明陶淵明 - Wikipedia

    淵明 (とう えんめい、 興寧 3年〈 365年 〉 [1] - 元嘉 4年〈 427年 〉11月)は、 中国 の 魏晋南北朝時代六朝 期)、 東晋 末から 南朝宋 の文学者。 字 は 元亮 。 または名は 潜 、 字 が 淵明 [2] 。 死後友人からの 諡 にちなみ「 靖節先生 」、または自伝的作品「五柳先生伝」から「 五柳先生 」とも呼ばれる。 尋陽郡 柴桑県(現在の 江西省 九江市 柴桑区 )の人。 郷里の田園に隠遁後、自ら農作業に従事しつつ、日常生活に即した詩文を多く残し、後世には「隠逸詩人」「田園詩人」と呼ばれる。 陳寅恪 の研究によると、現在の 湖南省 にある五渓蛮出身 [3] 。 生涯.

  6. 淵明(公元365?. —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他是東晉、 劉宋 交替時期的著名詩人。. 陶淵明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柴桑的農村裡度過的,當時他的家境日益貧困,但還維持着一般中小地主的生活。. 家鄉周圍廬山 ...

  7.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藉以批判、對比黑暗的現實,也寄託了作者的政治與社會理想。 作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從「晉太元中」到「欲窮其林」是第一部分,寫武陵漁人因為迷路而誤入桃花源的經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