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以上為狹義的法相宗之根本經典與傳承。至於廣義的“法相”,則泛指大乘唯識宗 ,上座部小乘俱舍宗,及六足論、發智論、大毗婆娑論等。傳承 釋尊 → 彌勒菩薩摩訶薩 →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陳那菩薩→無性法師→護法法師→戒賢法師→玄奘法師 ...

  2. 2023年6月16日 · 以下為輯錄〈第四解行章〉之中的唯識宗修行的根機和修行歷程的內容,先說明那類根機的人可以修行大乘佛法:. x. 修行之根機——大乘二種種性. 修行人 若要證得佛果,必須 要具 備 大乘二種種性 ,即是大乘「本性住種姓」及「習所成種姓」二種種性,「 方 ...

  3. 法相宗 [3] 是中國眾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證和修煉佛法的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最高佛學宗派。 法相宗源起於到印度遊學18年而後回國的唐代高僧玄奘,是玄奘全面學習印度佛教理論和全程考察釋迦如來業跡、了悟佛及佛法之後而創立的有益於修行、修煉、修持的 ...

  4. 《八識規矩頌》乃法相唯識宗精髓, 乃唐三藏法師玄奘所作。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5. www.wikiwand.com › zh › 法相宗法相宗 - Wikiwand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传统上以彌勒菩萨为初祖,實際上由窥基所創立。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阿逸多、無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又以窥基法師尊號命名 ...

  6. 《成唯识论》(梵文:,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

  7. 2016年2月18日 · 致力培育弘法人才 法相學會雖專弘法相唯識宗,但這僅只是「專長上的定位」。陳博士強調:「這種定位不意味著排斥其他宗派。事實上,按照羅公的想法,我們是以法相為中心,統攝佛教各宗派。」 依據「中心」與「統攝」的架構,法相學會區分三類弘法人才:第一類是學會的核心,既接受法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