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透過屈原與漁父的對答,顯現出屈原廉潔忠貞、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節操。. 本文所塑造的漁父形象,代表隨世俗進退轉移的處世態度,與屈原堅持理念的處世態度,正好形成強烈的對照。. 6.文中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敘寫,運用對比手法,生動地呈現兩種不同的 ...

  2.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 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之。. 於是天子議以為賈 ...

  3. 2014年2月11日 ·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 ...

  4.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5. 漁父 (《楚辭》篇章) 《漁父》出自《楚辭》,東漢文學家王逸認爲:“《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 是屈原在被流放後,政治上被迫害,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茅盾《楚辭與中國神話》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認爲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學生宋玉或戰國 ...

  6. 2018年8月14日 · 屈原,名平,出身楚國貴族家庭,生於楚威王元年,自幼勤奮好學,才情卓越,胸懷大志。 戰國時期,楚國是當時領土最大的國家,諸侯國之間兼併激烈,有人認為「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早年深受楚懷王信任,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承認楚懷王左徒(左徒之職僅次於楚最高行政 ...

  7.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也是我國最早的大詩人。 讀《屈原列傳》,我們必會被屈原那種為了國家而置個人利益榮辱於度外、存君愛國之情生死以之的偉大愛國精神所深深感動,更會被他出淤泥而不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所深深折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