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已故的高锟教授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以表扬他在光通信光纤传输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 这项成就造就了互联网时代的爆炸性发展。. 他获奖无数,包括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6年日本奖和1985年IEEE Alexander Graham Bell 奖章 ...

  2. 2018年9月24日 · 放棄事業 成全高錕夢想 高錕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人們都說是遲來的榮譽。在他的名字被歌頌以前,卻有一個人甘願為他放棄發揮自己的才華。本來黃美芸可以在英國發展自己的事業,但不想高錕的才華被浪費,於是跟隨他離開英國。

  3. 高錕(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華裔物理學家、教育家,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 擁有英國、美國國籍並持中國香港居民身份,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普世譽之為“光纖通訊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4. 高錕這個嶄新的構想,目的乃為改善傳統的通訊系統,使訊息的傳輸量更多,速度更快。對此,很多人都覺得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癡人說夢,胡說一通。然而,高錕沒有因而放棄。他經過多番理論研究,終充分證明了光導纖維的可行性!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高錕高錕 - Wikiwand

    高錕爵士,大紫荊勳賢,KBE,電機工程學家。於上海市出生及長大(至初中),1949年在逃港潮舉家定居英屬香港,1966年在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做出劃時代的光纖實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表揚「在光傳輸於纖維的光學通信領域突破性成就」(2009年)。1970年返回英屬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87 ...

  6. 2018年9月23日 · 高錕慈善基金會亦發表新聞稿悼念高錕及感謝其生前的貢獻。新聞稿指出, 高錕慈善基金會創辦人高錕教授於今日上午11時45分在香港離世,享年84歲,基金會對其離世感悲傷。高錕教授在光纖研究上取得成就而為人熟知,並在2009年取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7. 2018年9月23日 · 高錕曾於1970至1974年間返港,參與創立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並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1987至1996年,他再次返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 高錕任職中大校長期間,因香港正處於主權交接前期,政治風波不斷,他接受中國政府委任為港事顧問,也引發軒然大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