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醫如何以針灸治療中風?. 認識中風. 中風是香港第四號致命殺手,近年除了長者治療中風最為常見,中風的發病年齡亦有下降趨勢,不時頭痛、一側面部發麻、眼花都可能是先兆,因此即使是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 到底為什麼會中風?. 中風還有什麼徵兆 ...

  2. 2021年2月18日 · 若不幸中風,中醫指愈早接受針灸治療,康復進度愈良好,並提醒若曾短時間出現腦中風症狀,有可能屬「小中風」,患者有更大機會日後出現嚴重腦中風,建議「小中風」發作後的一年內要特別注意。.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有可能是中風的症狀。. 中風分缺血性及 ...

  3. 針灸在中風治療有兩個部份,一是體針。 主要是在肢體上刺激肌肉張力維持平衡,讓肌肉不會張力過大導致攣縮,或是肌肉張力不足而致肌肉無力。 如果在神經復原前,肌肉張力過大或無力,可能導致肌肉萎縮、受損等而影響肢體功能。 所以可藉由針灸來讓肌肉可維持部分張力,以減少患者復健的困難度。 另外還有頭皮針。 其實頭皮針不只是中醫認為可行,歐美等國家也發現頭皮針有助腦部循環。 因為頭皮主掌著很多氣血的循環,中醫改善中風的概念,是要改善腦循環和腦血流量。 中風因為腦部受傷,腦發炎、水腫等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佳;頭皮針可以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近一步改善患者的復原速度流量。 (製圖者:愛長照) 研究證實,刺激不同部位頭皮淺層,對腦部區會具有不同的刺激。

  4. 2016年2月18日 · 隨著現代康復醫學對偏癱本質認識的突破,針灸對中風後遺症的治療,亦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分型治療方案。(1)軟癱型,針灸可選用手足陽明經穴位,加用督脈、華佗夾脊穴,加用醒腦開竅法、電針,為後續的功能鍛煉做準備。

  5. 中醫針灸應何時介入中風治療? 中風主要分為3個時期:急性期、恢愎期、及後遺症期,3個時期都可以以針灸介入治療。 針灸可以大大減低急性期後遺症的發生和影響;加快恢愎期的恢復進度,保持肌力;並針對後遺症期的各種後遺症治療,例如流口水,言語 ...

  6. 2023年7月5日 · 針灸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風治療選擇。 它可以改善運動功能、語言能力和情緒狀態,幫助中風患者重建獨立生活。 無論是早期恢復期還是慢性期,針灸治療都可以為中風病人提供助益。

  7. 對於中風後遺症的治療,目前最為常用、較有效的方法是以針灸療法為主,配合藥物治療、康復功能治療、健康教育以及營養支緩等綜合方式。 針灸作為傳統醫學治療腦卒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療效已為長期的臨床治療實踐所肯定。

  8. 2019年2月15日 · 針灸,是給滿布血管神經的穴道一個刺激,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把中風的原因解決。 不過提到中風的急救,施丞修說,第一步是要先了解「自己到底是不是中風? 」因為中風跟顏面神經麻痺都會有眼歪嘴斜、流口水的症狀,但中風屬於「偏癱」,會有一側是沒辦法動彈,不只在臉部。 「所以發現舌頭歪一邊、頭有一側劇痛、手腳同側覺得麻麻的,才要懷疑是中風。 中風的中醫辯證. 氣滯血瘀型:平時講話有氣無力,臉色蒼白,個性溫和、動作慢吞吞。 (阻塞型) 肝陽上亢型:講話大聲、臉色紅潤、個性急躁、皮膚粗糙。 (出血型) 中風與顏面神經麻痺的1 鑑別 施丞修醫師. Watch on. 針灸真的有效嗎?

  9. 2020年9月25日 · 針灸治療中風病人分為頭皮針與體針兩部分,許多研究證實針灸頭部穴位可使中風區塊的腦血管擴張,促使循環增強,改善大腦組織缺血缺氧的狀況,同時對中風後引發的腦水腫有幫助吸收消除的作用,加速病人的復原。

  10. 針灸治療是以針刺或灸法刺激身體經絡上的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醒腦開竅的作用。 中風的病位在腦部,病因為腦部細胞受損,針灸能透過刺激頭部的穴位來刺激腦神經,即「頭皮針」療法,具體做法是按照患者所表現的症狀,選取位於頭部對應的反射區進行針刺。 至於肢體方面,針灸可達至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作用,令肢體的活動能力得以改善,並且對吞嚥困難,語言障礙,情緒問題等都有改善的作用。 治未病-基層醫療-中醫養生-中西醫協作-穴點穴健康-中風針灸. 現代醫學不少研究也表明,針灸能夠使中風患者腦部血流量增加,對腦部神經元有保護及減少破壞的作用,促進中風後遺症患者的康復。 中風後癱瘓的復健及調理. 中風後大部份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而恢復運動功能往往是患者最迫切的願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