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称帝、曹丕代汉,指的是东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魏王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的事件。汉朝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实权。220年正月,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虽然 ...

  2. 指汉魏时期操与其子曹丕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三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3. 曹丕称魏王后,年仅15岁的曹丕受封武德侯,曹丕称帝次年改封齐公。 叡因母亲被赐死一事,连带着遭到父亲曹丕的冷落,一度被降封为平原侯。 黄初三年(222年),叡进封为平原王,但迟迟得不到储君之位,直到曹丕驾崩前一天,才被立为皇太子。

  4. 《建安文学全书:曹丕集校注》主要讲述了,谈到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般只提三、七子,其实三、七子之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在七子之上,只谈三、七子难窥建安文学之全貌。《建安文学全书: ...

  5. 《杂诗》是三国诗人植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七首。这组诗歌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其中前六首被萧统收录于《文选·卷二十九》杂诗类,题为《杂诗六首》。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收录其中五首,按顺序分别是《杂诗·高台多悲风》、《杂诗·转蓬离本根》、《杂诗·南国有佳人 ...

  6. 徐干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圆扇赋》等,曾被 曹丕 评为“虽 张衡、蔡邕 不过也”。 徐干的存世之作,只有散文集《 中论 》。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7. 干(215年—261年9月14日),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操第二十五子,母为妾室陈氏。三岁丧母,操命王夫人抚养。五岁时父亲操去世,临终时将其托付于曹丕抚养。景元二年(261年)薨。子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