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柴灣邨 (英語: Chai Wan Estate )是 香港東區 的一個 公共邨 ,位於 柴灣 新廈街300號,毗鄰 東區走廊 和 港鐵 柴灣站 。. 以前的柴灣邨共有27座 徙置大廈 ,經拆卸重建後,大部份樓宇分拆為 環翠邨 、 悅翠苑 、 茵翠苑 、 柴灣市政大廈 、 樂軒臺 以及 蝶翠苑 ...

  2. 新十字型大廈是專為 居者有其計劃 而設計,所以每層的單位數目只有10個及單位的分佈較分散,使光線充足及空氣流通 [1] ;其單位主要是以2房、3房及3房連儲物室的間格設計,其設計與私人發展商的樓宇較接近。. 在每層四隻翼中,其中兩隻面積較大翼中 ...

  3. 富蝶邨(英語: Fu Tip Estate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興建中之公共邨,項目編號為TP11 [4] (第一期)、TP13 [4] (第二期)及TP10 [4] (第三期),位於大埔區北部鄰近富亨邨、松嶺村以及大埔醫院的三幅土地,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六)負責總體設計,首兩期及第三期分別由李景勳、雷煥庭 ...

  4. 工字型大廈(H block),又稱H型大廈,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建築設計,並在1979年開始興建至1988年,主要用作出租公屋用途。 簡介 [ 编辑 ] 工字型大廈標準7人單位 工字型大廈走廊,單位設於走廊的一邊,另一邊為後 樓梯 和 天井 。

  5. 相關事件 [編輯] 單位多處裝上「晶片」 引起居民擔憂會被監控 [編輯] 2021年4月,建制團體公屋聯會在Facebook專頁帖文,指海達邨單位大門、大門鐵閘及廚房木門的對落位置裝上了「晶片」,引起居民和網民擔憂會被監控,會有竊聽或追蹤的用途,而網上獲得的資料亦不多。

  6. 興建期間之圖片 庫 [編輯] 2010年為空地及政府後勤用地 2014年,空地改為露天公眾停車場(2014年8月 ... 經常進入彩興苑私人地方下,故此引起部分居民不滿。由於彩興苑的設計為非開放式設計,苑的契及座落地段NKIL6519地契均沒有要求設立公眾休憩 ...

  7. 石蔭邨(英語: Shek Yam Estate )位於香港 新界 葵青區 北葵涌 梨木道120號,是區內第四個公共邨和新界第一條政府廉租邨,於1968年落成。原廉租邨共有八座樓宇。本邨由1994年7月起重建 [3],項目編號為TW19RR [4],直至2005年重建完成,現時共有四座租住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