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5日 · 無疑,最常見的心臟病患者年齡介乎50至60歲。 但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此心血管疾病亦開始呈現年輕化,死亡個案中不乏30多歲的年輕病患。 男患者死亡率達99.5%? 心臟病有哪些種類? 男女性患有心臟病的成因各異,雖則如衛生署資料所述,男性因心臟病致死的風險比女性高1.4倍,但這也不代表女性能夠掉以輕心。 女性之所以患病風險看似較同年男性低,主要是因為女性荷爾蒙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所以20至49歲女性羅患心臟病的機會普遍較低,但在更年期收經後,隨著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女性患病的風險就會逐漸與男性看齊。 心臟病只是一個統稱,泛指影響心臟及血管的各種健康問題,以下為常見的心臟疾病種類: 老年人才會患心臟病嗎? 病因有哪些? 心臟病的風險因素分別有 1) 可改變 和 2) 不可逆 兩種:

  2. 如果懷疑自己患上冠心病,請立即就醫。 醫生會檢查你的病歷,因應需要安排驗身(可包括心電圖、造影及心導管檢查等),從而作出適當的診斷。 假如你證實已患上冠心病,可採取以下方法緩和病情。

  3. 冠心病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患者可以出現下列與心絞痛有關的症狀或表現。 通常在進行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後,包括上樓梯出現心絞痛 患者可能會形容為胸口痛,即感到胸口翳悶,或胸口有被壓迫的感覺

  4. 想避免冠心病的威脅,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善生活方式,以下提供7種預防冠心病的方式: 檢查膽固醇: 滿20歲後,應該至少每5年進行1次 膽固醇檢查 ,而大多數人的LDL水平應該要在130mg/L或3.4mmol/L以下。

  5. 病 徵. 患 有 冠 心 病 的 病 人 往 往 會 在 劇 烈 運 動 後 產 生 壓 迫 性 的 心 絞 痛 , 痛 楚 可 擴 散 至 手 臂 、 肩 膀 、 頸 部 和 下 顎 , 但 休 息 後 便 會 有 所 好 轉 。 病 人 在 心 臟 病 發 時 , 心 絞 痛 的 程 度 會 加 劇 , 時 間 也 會 延 長 。 其 他 可 能 出 現 的 病 徵 包 括 心 律 紊 亂 、 暈 眩 、 出 汗 、 噁 心 和 四 肢 無 力 , 心 臟 衰 竭 的 病 人 更 會 氣 促 和 雙 腳 水 腫 。 高 危 因 素.

  6. 2021年12月28日 · 長輩聚會上不難聽到「通波仔」及「搭橋」等冠心病手術俗稱,冠心病着重早期的治療,目前冠心病治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搭橋手術三種 3 :

  7. 2021年6月7日 · 冠心病常見徵狀為心絞痛,當患者做運動、情緒激動時心跳過快,可能感到心口翳悶。 多數人在停止運動和休息後,心絞痛便會消失。 若有嚴重心肌梗塞,除了有劇烈胸口痛,甚或會感呼吸困難、頭暈、心律不正及血壓急劇下降等徵狀。 值得一提的是,非所有心肌梗塞病人均有胸口痛,有些年紀大、糖尿病患者,胸口痛楚感覺未必明顯,或只感到「胸口頂住,作嘔,有少少頭暈和心跳快」。 故家庭醫生為慢性病病人覆診時會多問他們的情况,如做運動有沒有「條氣唔順」、心絞痛等,及早找出冠心病患者。

  8. 心臟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三位,因此而死亡者佔二零二零年總死亡人數約 13.0%。而冠心病患者通常在劇烈運動後產生壓迫性心絞痛,而疼痛感會擴散至手臂、扁膀、頸部和下顎。而在病發時,心絞痛的情況亦會加劇。

  9. 診斷冠心病可根據其臨床表現和各項實驗室檢查資料,其中最肯定的客觀診斷依據是發現心肌有缺血的表現,同時証明病人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阻塞性病變。 心電圖檢查是診斷心肌缺血的有效而無創傷性的方法。 如在靜息狀態中未見心肌缺血的表現時,還可進行24小時以上的動態心電圖記錄和 (或)心臟負荷試驗,常用的如活動平板運動、踏車運動、二級梯運動試驗等。

  10. 冠心病二級預防,就是指對已經發生了冠心病的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進展、改善預後,防止冠心病複發。 冠心病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有兩個,一個是尋找和控制危險因素;另一個是可靠持續的藥物治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