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初選14人罪成 劉偉聰李予信罪脫 裁「無差別」否決財案圖顛覆 律政司擬上訴無罪裁決. 圖2之1. 【明報專訊】「35+」初選案不認罪被告昨日裁決,法官裁定劉偉聰和李予信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不成立,其餘14人罪成,為《港區國安法》生效以來,首次有被告經審訊 ...

  2. 3 天前 · 外交部駐港公署昨日發表3點回應,稱憲制下初選無法律基礎,批評被告「通過非法初選操縱」選舉及以癱瘓政府為目標,破壞選舉公平性、背離民主精神,亦危害國安;法院審判程序公開合法;個別國家有嚴苛的國安法卻批評本港,雙重標準,要求他們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 另外,港大法律學系憲法學講座教授陳弘毅昨在港台《自由風自由PHONE》解釋判辭,稱案件爭論點之一在於何謂「非法手段」,他認為法官考慮立法原意及人大立法時的說明,認為應廣義理解該詞,案中被告曾主張當選立法會議員後,無差別否決財案,並以此作工具迫使政府接受政治訴求,違反基本法第73條規定的職責,濫用議員權力,故法庭認為構成國安法第22條的「非法手段」。

  3. 5 天前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前主席陳思也說,2012年該委員會向公眾諮詢垃圾收費時,「與今天看到的問題一模一樣」。 對政府管治的試金石. 至於立法會議員,除了有個說自己當日是「被迫」支持之外,也沒怎麼看到參與審議或通過法例的議員出來為自己辯護,解釋一下當日的決定。 為什麼審議法例時,沒有看到執行的問題? 當時有沒有思考過,向政府游說過要修訂? 法例通過後有沒有跟進過、關心過,用力逼迫政府做配套? 是法例本身不夠完善,還是政府做得不夠好? 現在說可以重新思考,包括是否要徵費的問題,為什麼審議法例時就沒有思考,或者思考不到? 當市民看到立法會議員最着緊的瞬間,就是群情洶湧下要跟政策撇清關係的時候,又憑什麼使人相信他們突然間會思考和跟進?

  4. 3 天前 · 【明報專訊】民主黨在2020年「35+」初選派出7張名單,事隔3年多,卓廷和黃碧雲被判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胡志偉和尹兆堅已認罪,涂謹申和鄺俊宇未被起訴。 法官在判辭接納民主黨曾對否決財政預算案有保留,但裁定該黨及後轉變立場,改為支持運用否決權。 判決會否影響其他民主黨人,仍是未知之數。

  5. 5 天前 · 同案另31人已認罪,而上述16人從去年2月起受審至12月審結。控方傳召4名「從犯證人」作供,為已認罪的立法會前議員區諾軒、前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前民動副召集人鍾錦麟,以及阿布泰國生活百貨創辦人景楠。2020年民主派舉辦初選,有逾61萬人投票。

  6. 5 天前 · 李家超指裁決顯示法庭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旨在破壞、摧毀或推翻《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確立的現行香港政治制度和架構。 案中45人全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 他又批評在法庭審訊期間,有境外勢力公然不斷抹黑司法機構、律政司和執法部門,甚至以恫嚇的政治手段和誤導性言論,製造壓力,公然踐踏法治,特區政府予以最強烈譴責。 鄧炳強就指,審訊中清楚看到任何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都難逃法網,而且不能掉以輕心,指外部勢力及他們在香港的代理人仍虎視眈眈。 【16:25】 初選案裁決在約3時10分散庭後,警方於下午4時許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外見傳媒。 國安處總警司李桂華歡迎法庭的裁決結果 ,又指判辭反映法庭認同本案性質嚴重,而各被告的參與程度有所不同,裁決亦反映被告當時的行為有錯及違法。

  7. 4 天前 · 林智遠歡迎胡邁德奧貝德阿布西布斯來訪並向他全面概述了香港審計署的歷史及職責當中特別提到審計署人員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聯合國審計工作的經驗胡邁德奧貝德阿布西布斯感謝審計署人員的接待。 他表示阿聯酋問責局肩負雙重身分,一方面打擊貪污舞弊,另亦透過審計工作提升公共治理水平,強調其機構與香港審計署兩者使命近似,期望未來與審計署再度會面時,可就審計實務作更深入的交流,並探討合作機遇。 林指是次會面成果豐碩,雙方以衡工量值式審計為題進行討論。 胡邁德‧奧貝德‧阿布西布斯亦閱覽了剛發表的《審計署署長第八十二號報告書》,藉此了解審計署最近的工作成果。 署理審計署副署長張永安和首席審計師陳美茵亦有出席會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