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腰椎間盤突出的成因是什麼?. 椎間盤內部(髓核)受壓時會令圓盤的外部(環面)向外伸展。. 過度壓力可能會拉傷盤面,刺激神經末梢並引起疼痛。. 這通常是由於長期負重如坐得太久、搬重物姿勢不當、脊骨內部肌肉虛弱而無法保護脊骨關節所致。. 其他 ...

  2. 2023年10月16日 · 椎間盤突出常出現於頸椎和腰椎分別會造成上肢和下肢麻痺的情況嚴重者更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當突出的椎間盤壓到神經線患者會出現以下情況: 下背痛(近腰椎位置疼痛) 臀部 酸痛. 下肢感到麻痺、像針刺或灼痛. 下肢感覺減弱或喪失(不能感覺到輕觸) 下肢無力,引致行路或上落樓梯不穩或影響平衡感. 下肢容易疲倦. 若麻痺範圍擴大而且頻率增加,下肢長期感到麻痺或乏力,令到活動能力大幅度下降,便建議盡快求醫。 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著馬尾神經,患者會出現以下較嚴重的症狀: 大小便失禁. 馬鞍式感覺喪失(即由陰部及肛門附近至大腿內側出現麻痺或失去感覺) 嚴重肌肉乏力.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需馬上求醫,以免因為壓迫神經線的時間過長而令神經線出現永久性損傷。 加劇椎間盤突出的動作.

  3.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骨科) 椎間盤突出有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大多介乎30至55歲之間。. 相比起其他因肌肉、軟組織問題引致腰背痛,椎間盤突出會引發更嚴重的痛楚。. 甚麼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是脊柱兩節錐體之間的軟骨盤,是富彈性的軟組織,除了 ...

  4. 2022年1月13日 · 腰椎椎間盤突出: 腰椎的椎間盤突出影響範圍包括整個腰部、臀部與下肢,會出現神經刺痛、肌肉麻木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腰痛、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病人在做完運動後疼痛加劇,少部分病人會有下肢無力感,嚴重時甚至引起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 胸椎椎間盤突出: 胸椎上的椎間盤突出會造成上肢或肩膀疼痛,嚴重時會有上肢無力、肩膀活動受限等症狀。 頸部椎間盤突出: 頸椎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症狀是頸部僵硬疼痛,嚴重時疼痛會輻射到肩膀、上背或上臂。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頸椎、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怎樣自我保養? 椎間盤突出和骨刺有何不同? (圖片來源 / 鄭佳玲製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整理製表 / 游奕凱) 椎間盤突出看哪科?

  5. 椎間盤突出(英文:Herniated Disc)是椎間盤破裂、垂脫或突出的身體狀況。 其大多發生於腰椎和頸椎範圍,而導致間歇性或持續性的腰痠背痛、下肢麻痺、肩頸疼痛等症狀。 除嚴重個案外, 物理治療 和服藥大多可改善椎間盤突出之症狀。 椎間盤突出是什麼? 人體脊柱是由24塊可移動的椎骨堆疊而成的。 椎骨之間由椎間盤相隔,以發揮避震作用,防止椎骨間互相磨損。 這些椎間盤由中央的啫喱狀髓核和外層堅韌的纖維環牢牢包裹組織而成。 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會逐 漸流失水份和受壓,增加其滑出原來位置的風險。 當椎間盤的移位使纖維環撕裂,令髓核暴露於椎間盤環外,則可造成椎間盤突出症。 由於椎管空間有限,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可能壓迫和刺激脊髓及脊神經而引致劇烈疼痛和不適。

  6. 急性型腰椎間盤突出或所謂的腰扭傷是在拿起重物或打噴嚏時發生的,而且一般在1周到1個月左右以內症狀就會逐漸減輕。 然而,如果反復出現,椎間盤的纖維環有可能受損,髓核被擠出椎間盤外而壓迫神經病導致慢性疼痛。 疼痛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沒有症狀,有的劇烈疼痛,甚至影響睡眠。 也有無知覺、排尿、排便障礙等症狀出現。 椎管狹窄症也同樣會引發此類症狀,所以有些病例很難判斷具體是哪種疾病導致。 腰椎管狹窄詳細講解. 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由於遺傳、年齡增長、日常生活對腰椎的壓迫是導致椎間盤老化的主要原因。 原本椎間盤內的髓核是充滿水分的,隨著年齡增長、日常生活對腰椎造成負擔,椎間盤的纖維環開始破裂,裡面的髓核從裂縫流出,水分漸漸流失,椎間盤也慢慢變薄,最終失去穩固、支撐椎體的能力。

  7. 椎間盤突出症 [1] 、 椎間盤突出 [2] (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herni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HIVD)又稱 椎間盤疝出 [3] [4] [5] ,是脊柱 椎間盤 纖維環 變性破裂,導致 髓核 移位 且超出範圍,進而損害周圍組織的一種綜合症。 椎間盤突出症是通常由於年齡因素導致纖維環退化, 創傷 及 拉傷 均是其影響因素。 在自然環境中,通常是在 後縱韌帶 (英語: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向椎管後外側脫出。 [6] 這種椎間盤的脫出可能會導致引起炎症的化學介質釋放,即使在沒有神經根受壓的情況時也會引起劇烈疼痛。

  8. 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腰背疼痛。 這情況可能會連續或間歇發生。 咳嗽、打噴嚏、長時間站立或做一些特定動作亦可能會令情況惡化. 臀部和髖關節疼痛. 背部肌肉痙攣. 坐骨神經痛。

  9. 腰椎間盤突出的其中一個症狀是肌力下降,脊椎穩定性減少。 如果很難做到單腳站立,無法維持姿勢,便有可能患上腰椎間盤突出。 仰臥直抬腿. 躺臥床上將腿伸直,臀部緊貼床上,慢慢抬起一邊腳。 一般人能夠抬起70度以上,若抬起角度小於60-70度便明顯感覺到大腿劇烈疼痛和麻痹,即可能患上腰椎間盤突出。 引致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因素. 如上述所說,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椎問題,任何人士都有機會患上,以下為引致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因素: 年齡:椎間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脆弱,易於受傷和損壞,椎間盤突出多發於30 - 50歲以上人士。 遺傳因素:有部分人士因遺傳而導致椎間盤天生較脆弱。

  10. 椎間盤突出的成因大多是因為不良姿勢或意外受傷等令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患者一般會感到腰背痛,甚至會擴散至臀、腿部。 治療椎間盤突出以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將錯位矯正,舒緩受壓神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