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5 天前 · 陳偉雄指出,大多數肺炎球菌感染發生於肺部、中耳、鼻竇等位置,患者可能會發燒、畏寒、全身不適、呼吸短促和咳嗽。 「老幼、免疫力受損、長期病患者、曾患侵入性肺炎球菌及植入了人工耳蝸人士,皆屬高危組別。 」陳估計,疫情期間市民關注新冠肺炎忽略其他疾病,隨著口罩令解除,市民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肺炎球菌而引致的肺炎,呼籲市民大眾積極預防。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分享肺炎球菌流行趨勢及個案分享。 謝曉雅攝. 陳偉雄表示本港最常見引致入侵性疾病為血清3型。 謝曉雅攝. 關日華 (中)稱有研究指出,65歲長者感染侵入性肺炎球菌機會約為一般成人3倍。 謝曉雅攝. 林緯遜稱長者接種疫苗除可減低感染風險,還可建立免疫屏障,減低交叉傳播。 謝曉雅攝.

  3. 5 天前 · 2024年06月04日 00:59. 舉報. 新冠肺炎疫情後,一些嚴重、致命率更高的傳染病捲土重來,且有越來越嚴峻的趨勢。 本地數據顯示,2023年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個案比過去兩年平均數字高2倍半;2024年首季錄得的個案數字比去年同期高一倍,當中以「血清3型」的比例最多。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指,血清3型有「三高」風險,即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其他血清型。 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會長陳偉雄表示,至今發現超過100多種肺炎球菌血清型,在本港最常見引致入侵性疾病為血清3型。 陳偉雄指出,大多數肺炎球菌感染發生於肺部、中耳、鼻竇等位置,患者可能會發燒、畏寒、全身不適、呼吸短促和咳嗽。

  4. 4 天前 · 新冠併發症+263!. 1歲童發病2天「嘴唇發紫」才確診 收治加護病房.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資料照。. (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 ...

  5. 4 天前 · 趕快預約!. 肺炎鏈球菌疫苗限時接種僅剩5.4萬劑 本週恐用完. 疾管署上月28日時宣布短期開放之50-64歲民眾 [1974年 (含)以前出生]公費接種1劑23價肺炎 ...

  6. 4 天前 ·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人類近代曆史上最大的健康危機之一,疫苗同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疫苗相關技術的研發及商業化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多種不同技術路徑的疫苗均被應用於實際防疫中。 其中,以核酸疫苗為代表的新技術路徑疫苗的成功研發為疫苗產業帶來了重要變革。 新路徑下的疫苗拓寬了疫苗可預防的疾病類型,強調了其在預防醫學中的壟斷性優勢,進一步提升了疫苗在整體生物醫藥行業中的地位。 ”沙利文研報指出。 2020年12月初,英國政府宣佈批準使用輝瑞和BioNTech合作生產的新冠疫苗。 這是全球第一個被批準上市的mRNA疫苗,也是研發上市最快的疫苗,彼時有報導稱,“這是在全球的疫苗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速度。

  7. 4 天前 · 護理師人力不足 衛福部否認關床 挨批粉飾太平. 因護理師人力嚴重不足,有的醫院因此關一整層樓病房和護理站,衛福部官員卻稱「不可能」 引發議論。. (記者曾吉松/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 後,民眾就醫暴增,但護理人員流失,各層級醫院為符合護比,紛紛 ...

  8. 4 天前 · 世界衛生組織 (WTO)在2021年10月首次公佈「新冠長期症狀」 (Long COVID)定義:確診或可能受感染的人士,染疫後3個月內至少出現一種症狀,並持續至少2個月,而且無法解釋原因。 WTO在2022年12月發佈的新聞指出,2020-21年大流行期間,單計歐洲地區估計有1,700萬人士受長新困擾。 長新症狀包括:疲勞、腦霧、氣促、肌肉/關節/骨痛、心悸、失眠和脫髮等。 如何改善長新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