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倉儲設備 site:www.mingpaocanada.com 相關

    廣告
  2. 不同大小的獨立冷凍倉庫,可調較至各種溫度。 食環署認可的冷凍倉庫,7×24保安及溫度監控。

  3. 專營貨倉及辦公室貨架,裝拆簡易耐用,層距可按商品大小任意調節,毋需縲絲安裝。

  4. 出售及提供租賃各類型號高空工作升降台,鏟車,GS1930、800AJ等,品質優良。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議會表決通過、允許開發商而毋需重新申請區域劃分或進行細微變更的前提下,在特定的主要道路上建造最多6層樓高、有60個單位的柏文建築和鎮屋,旨在增加市內各地的住房供應。 多市政府的官員指出,就區域重新劃分和細微的變更尋求許可,可給在諸如怡陶碧谷的伊斯靈頓路和士嘉堡的冰梨路上的開發項目增加成本和時間,並使得一些開發項目行不通。 市府官員還指出,取消這些要求將給市內各地超過3.1萬塊地皮的開發解鎖。 市府官員最初提議的是允許開發商建造最多有30個單位的柏文建築,後同意了市議會提出的加碼建議,將柏文單位的總數翻了一番,以便使更多的開發項目在財政方面切實可行。

  2. 5 天前 · 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鄺、第三被告及第四被告從原告帳戶盜去800萬港元。 鄺亦盜取原告逾2071萬港元資產,原告要求賠償。 入稟狀中追討總額為1.64億港元。 入稟狀續稱,原告要求法庭宣告被告持有盜取資產並頒發禁制令,命令被告將資產或收益交回原告。 被告須提供帳目,以便原告追討,據了解鄺文琪曾於原告公司擔任會計工作,涉於盜取款項後將小部分款項轉帳予其他被告。 【案件編號:HCA 2069/23】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3. 4 天前 · 2024.05.26. 星期日.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七成劏房租賃未上報 議員促落實登記制. [2024.05.26]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涉及全港逾10萬劏房租務管制的《2021年業主與租客 (綜合) (修訂)條例》2022年1月實施,規定業主於法定時間內,就其出租劏房提交「租賃通知書」 (表格AR2),以及規定劏房業主不得濫收水電費,並需提供繳費單副本和帳目等。 政府最新數據顯示,至今只收到約3.1萬份租賃通知書,即約七成劏房業主未提交。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進展未如理想,促當局盡快落實劏房登記制度,同時考慮加重濫收水電費罰則。 有業主未上報判罰款.

  4. 4 天前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房協地盤工人追薪 涉款2000萬. [2024.05.26] 發表 推文. 觀塘安禧街房協居屋「朗然」地盤昨傳出拖欠工人薪金,有工人展示寫上「有汗出沒糧出」、「無良僱主」的木板及帆布,稱自4月起被拖欠薪金。 【明報專訊】觀塘安禧街房協居屋「朗然」地盤昨傳出拖欠工人薪金,約30名工人在地盤聚集追討欠薪,有工人指拖糧或涉逾百工人,涉款估計約2000萬至3000萬。 房協昨回覆稱,正與項目總承建商保華建築了解事件,對方已承諾跟進並盡快處理。 本報亦向保華建築查詢事件,暫未有回覆。 房協稱總承辦商保華允跟進. 昨早9時許,涉事地盤有工人展示寫上「有汗出沒糧出」、「無良僱主」的木板及帆布,稱自4月起被拖糧。

  5. 3 天前 · 華爾街經濟學家本周五將密切關注商務部公布的每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這是聯儲局利率政策重要參考資料。 非正式的共識預期是此一指數將增長0.2% 至0.3% 之間,幅度雖不大,但也不足以令聯儲局降息。 這樣的增長率會使得年通脹率維持在3% 以下,但仍高於聯儲局的2% 目標。 加彭說:「若我們預測正確,年通脹率只會下降幾個基點至2.75%,距聯儲局2% 目標仍很遠。 根據芝商所 (CME Group)的 FedWatch 工具,交易員在年初曾預計今年至少會降息 6 次,但周五下午的定價結果顯示,現在降息一次的可能性約為60%。 高盛 (Goldman Sachs)將首次降息預期推遲至 9 月,不過仍預計今年會有兩次降息。

  6. 5 天前 ·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加拿大3月零售銷售額下滑0.2%。. (加新社). 【明報專訊】加拿大統計局周五表示,本國3月份零售銷售放緩,消費者在家具、家居用品、電器和電子用品方面的花費減少。. 統計局表示,3月份零售銷售額下降0.2%至664億元,但其4月份初步數據 ...

  7. 4 天前 · 【明報專訊】佐敦華豐大廈早前發生三級火,保安局擬在7月向立法會提交《消防安全 (建築物)條例》修例草案,賦權消防處及屋宇署代未遵辦消防指示的業主做工程,完成後再收費,並調高不遵辦命令的罰則。 身兼市建局非執董的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擔心,增加罰則或會減少業主加入法團意欲,建議加快推展「聯廈聯管」管理模式。 倡加快推展「聯廈聯管」 謝偉銓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稱,不少業主立案法團成員均是義務性質加入,未必有專業知識,如修例後加重罰則,業主或因擔憂須承擔罰則不願加入法團,無法組成法團令監管更難。 謝稱,物管公司有發牌制度監管,經理及主任級人員都有基本學歷及經驗要求,在監管樓宇管理工程上應可發揮更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