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中國第一位偉大史家、《史記》作者司馬遷,就因替一位淪為代罪羔羊的朝廷官員仗義執言,結果惹惱皇帝而受宮刑並入獄。

  2. 3 天前 · 屈原投江自殺是事實,司馬遷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以下這段記載,把屈原死前的行動與心態描述得活靈活現: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3. 4 天前 · 原釋文作「承令曰承制」。 第二字「 」的字跡雖已模糊,與木方中的「令」( )、「命」( )比對,字形結構較近於「命」。 而〈秦始皇本紀〉也記載改「命」為「制」。 故本條釋文應改作「承命曰承制」。 第二欄第十三列: 受(授)命曰制.

  4. 5 天前 · 網上資料. 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冊次(如適用),頁碼。. 例:. 守元:《文選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頁21。. Author’s name (, ed., trans., etc. if any), Book title (City: Name of publisher, Year of Publication), page number (s). E.g ...

  5. 22 小時前 · 【奉元問學之一】從《左氏春秋》所載曹劌之勸諭魯莊公之史事而論仁政之道 文/潘朝陽 一 《左傳》是《左氏春秋》的別名,是與孔子同時之魯國史家左丘明所著的一部先於司馬遷史記》的中國史學巨著。孔子以《魯史》所載孔子同時代的魯哀公之時期及其之前之春秋時代二百四十二年史事撰著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3 天前 · 摘要: 上古漢語中“厥”和“其”的演變規律及其時代特徵,可為考察簡文文本的語言現象的時代性提供一定參照。. 通過考察簡文中的“厥”和“其”的實際用例,推论出“清華簡”簡文中“厥”和“其”的用法屬於西周中後期至東周前期的語言現象 ...

  8. 2 天前 · 司馬遷是個道德感很強的人,品德高尚,敢於仗義執言,但卻因為在李陵的事情上觸怒了漢武帝而遭受恥辱的刑罰;而那些奸佞小人卻在朝堂上身居高位,富貴綿延子孫,這無疑和司馬遷一直堅持的善惡有報的信仰形成巨大的衝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