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東鐵綫(英語:East Rail Line)是鐵其中一條營運中的鐵路路綫。其路綫色為淺藍色,連接位於北區的羅湖站、元朗區的落馬洲站及中西區的金鐘站,並大致呈南北走向,路綫全長約47.5公里,共設有16個車站[4],是香港境內第二長的重型鐵路客運綫,由九廣鐵路 ...

  2. 4 天前 · 歷史. 1923年6月,香港首間的士營運商—香港九龍的士公司開業,引入了80輛法國雪鐵龍房車,並於同年9月17日正式投入服務,行走 香港島 一帶。 1926年,的士服務擴展服務至 九龍半島 。 當時的士只有3至4個 座位 ,收費方式分為按照時間和距離議價及按照計程器(咪錶)收費兩種。 1941年 香港日治時期 前,的士通常在各 渡輪碼頭 及各大 酒店 門口等客,如果在其他地方乘搭的士,則需要預先致電的士公司。 1959年11月27日,當時仍然負責交通事務的警務處推出新界的士擴展計劃,公開招募經營者,擁有6部或以上的士可申請牌照營辦新界的士,並容許新界的士往返九龍的指定停車處,至於大嶼山的士則在1983年3月正式投入服務。

  3. 1 天前 · 除此以外,北區亦保留了不少傳統村落、寺廟以及其他歷史建築,其中包括建於1751年的法定古蹟全最大的祠堂廖萬石堂、同為法定古蹟,建卡1762年的居石侯公祠以及香港目前保存最好的客家圍村松柏塱。區內亦設有香港第二條文物徑,龍躍頭文物徑。

  4. 5 天前 · 發展歷史. 鳥瞰愉景灣(攝於2011年2月) 愉景灣海澄湖及中央公園 (攝於2007年1月) 愉景灣(攝於2003年7月) 愉景灣前身是一個僅有數戶人家居住於沿岸的未開發小山村,前 香港興業 持有人 王永祥 在1966年投資牧牛場,名為「大興牛房」。 早於1973年5月25日,香港興業有限公司成立,目標就是發展愉景灣計劃。 早期策略是在新界向原居民大量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藉此向政府交換在大嶼山愉景灣度假屋計劃的發展權。 當時計劃將愉景灣發展成旅遊勝地,包括酒店、豪華住宅及3個高爾夫球場。 1976年9月便與政府簽署正式合約,根據換地條件向政府交出660萬平方呎的新界土地權益,以換取愉景灣的土地。 後來經過多次交易,愉景灣地盤面積由原來的6,200萬平方呎擴充至7,000萬平方呎。

  5. 4 天前 · 歷史 [編輯] 1923年6月,香港首間計程車營運商—香港九龍計程車公司開業,引入了80輛法國雪鐵龍房車,並於同年9月17日正式投入服務,行走香港島一帶。 1926年,計程車服務擴展服務至九龍半島。當時計程車只有3至4個座位,收費方式分為按照時間和距離議價及按照計程器(英里錶)收費兩種。

  6. 2 天前 · 臺灣荷蘭統治時期. 荷屬 福爾摩沙 ,史稱 臺灣荷蘭統治時期 ,指的是臺灣在1624至1662年的這段期間,當時 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 與 聯合東印度公司 於 臺灣 殖民 統治範圍的統稱,影響力遍及臺灣 中部 與 南部 沿海。 若將 澎湖群島 與 臺灣本島 兩者視為一體,則可視1622年荷蘭人建 風櫃尾城堡 為本時期的開端。 若將日本 江戶時代 成書的《 華夷變態 》稱為 雞籠國 [3] 。 歷史. 此時正逢 地理大發現 ,歐洲強權紛紛前來 東亞 貿易,並建立殖民地,而 荷蘭人 為建立能與中國 明朝 、 日本 貿易的據點,遂於1624年奪取臺灣。

  7. 22 小時前 · 歷史 懸掛風球數字系統及晚間燈號 重置於1881時間球塔旁的颱風信號桿,當年提供港口船隻及市民發佈風球信息的功能。 1884年起,香港天文台總部和警署等部份政府建築物前,設有「信號站」,方便向海港內船隻提供熱帶氣旋的警告,初時是在尖沙咀水警總部(即現時的1881)採用一套以圓柱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