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3 天前 · 日片首奪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 為慶祝《哥斯拉》電影系列面世70周年紀念,曾在前作《續·三丁目之黃昏》拍攝哥斯拉戲中戲的山崎貴,奉命執導最新一集《哥斯拉-1.0》,據報製作費僅需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電腦特技團隊亦不過30餘人,卻能橫掃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劇本及攝影等八大獎項,並成為首部獲頒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日本片,海外影迷當然拭目以待;可是等到今年3月,依然上映無期,本報記者曾在香港影視博覽向日本東寶電影展區的負責人查詢,對方承認《哥斯拉-1.0》收到很多邀請,但不打算在港出售放映權;記者再問亞洲地區會否透過串流平台播放,負責人當時表示無可奉告。

  2. 3 天前 · 基利安麥巴比昨(4日)落實加盟皇家馬德里後,即劍指下周六凌晨在德國揭幕的歐洲國家盃,理由是這名25歲的法國隊長認為,「高盧雄雞」距稱雄歐洲達24年的時間實在太長。

  3. 5 天前 · 皇家馬德里在溫布萊球場以兩球淨勝多蒙特,將歐洲冠軍紀錄改寫為15次,今晨在市內舉行勝利巡遊,與眾同樂,但或令球迷更興奮的是,轉會權威羅曼奴在社交網站X透露:「基利安麥巴比加盟皇家馬德里,我們去吧! 每份文件都已簽署、蓋章和完成。 在贏得歐聯後,皇馬將在下周宣布麥巴比為新兵。 他早在2月已下决定;他現在可以被視為新的皇馬球員。 羅曼奴上述的一番話似向《隊報》摑了一巴掌,理由是這法國傳媒早在上周五已報道,25歲的麥巴比會在皇馬於歐聯封王後的48小時內,在當地時間今日以自由身,加盟該支亦勇奪今季西甲和西班牙超級盃的勁旅。 此外,羅曼奴指皇馬今夏仍會再簽1個球星。 回說勝利巡遊,皇馬會長皮里斯說:「我曾告訴大家這球會已有有新夢想,它就是第16次成為歐聯冠軍。

  4. 4 天前 · 法國球星基利安麥巴比今晨(4日)正式落實加盟皇家馬德里,他在社交網發文稱夢想成真時,獲皇馬前輩基斯坦奴朗拿度(C朗)留言送上祝福,並預計首季將如偶像先披上9號球衣一季。 麥巴比落實簽約皇馬5年後,在社交網用西班牙文、英文和法文三語寫上夢想成真,以及上載多張他童年到青年時身穿皇馬外套的相片,當中有張更是與C朗的合照,引來偶像都有留言送上祝福:「非常期待看到你燃亮班拿貝」。 多個傳媒報道,由於身穿皇馬10號的老將中場莫迪歷將留隊續約多一季下,加上麥巴比的團隊並沒要求立即穿上10號,故此他首季會先選擇穿9號球衣一季,待莫迪歷離隊後才繼承這個他在法國隊的標誌號碼,就如追隨C朗當年加盟皇馬時同樣先穿9號,待隊長魯爾離開後才改披其標誌7號球衣。

  5. 3 天前 · 奧地利籍教頭盧斯爾在賽前記者會表示,除了會沿用安達臣的逼搶風格,球隊在用球及死球戰術將稍作微調,「進攻上希望讓球員發揮創意,行軍更為流暢;球員已有熟習的一套風格,我們不希望改變太多」。 港足在世盃外亞洲區次圈E組戰績為1和3負,得失球較遜下屈居於同得1分的土庫曼隊而暫排末席,已確定無緣晉級第3圈。 港足這次缺少理文翼鋒艾華頓、大埔門將謝家榮等常規成員,同時有剛獲得港足明星選舉最佳青年球員的東方20歲翼鋒馬希偉,以及保頓U18翼鋒杜俊暉首入選大港腳。 盧斯爾深信小將們能為球隊注入新能量,亦對香港足球發展有益,「即使他們還年輕,仍展現足夠的競爭力」。 港足去年11月世盃外次圈首戰作客0:4不敵伊朗隊,連同今年1月卡塔爾亞洲盃分組賽以0:1吿負,與對手過去7次在國際A級賽交手皆落敗。

  6. 3 天前 · 據巴黎奧運網頁,全球跑手可於8月10日及11日,即奧運男女子馬拉松賽事這兩天,一起參與大型線上跑步活動,參與的公眾需要跑至少30分鐘,可選戶外或在室內例如健身室運動。 完成者將獲得證書作紀念,以及參加抽獎的機會。 巴黎奧運「線上馬拉松」(Connected Marathon Pour Tous) 參與日期:8月10日及11日. 參與方法:下載「Marathon Pour Tous Paris 2024」程式( App Store / Google Play )或「Kinomap」程式( App Store / Google Play ),後者可用於室內運動.

  7. 2 天前 · 事實上,Hedi除了是時尚界舉足輕重的設計師,更是一個攝影師,他在2000年代初期開始以攝影形式記錄紐約的新興藝術圈,並於2007年7月在德國柏林策劃一個名為Sweet Bird of Youth的群展,同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FOAM攝影博物館舉辦Young American個展。 他通過一系列黑白肖像向同一代藝術家致敬,其中包括終年只有27歲的藝術家Dash Snow(2009年)。 以Dash Snow拼貼為系列圖案. Dash Snow生於美國一個富裕和顯赫的藝術收藏世家,然而他從15歲起開始流浪紐約街頭,也曾在青少年拘留所度過2年時間。 其作品表達一種對破壞的渴望,對世俗規範、種族歧視和政治權力的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