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本身是數學家的丁南僑,於90年代初和太太由美國回流香港,隨後每年都有參加晚會。 他記得女兒四歲那年,他首次帶她參加晚會,並和一些家長提前做了許多準備:「譬如說,我們playgroup之中有一位母親,找了一本與死亡有關的繪本,又教我們小朋友做蠟燭。 他又說,唯一一次沒「進入」維園,正是2019年——在六四晚會仍「合法」的時代,每年在維園出入口外,不少公民團體都會擺檔賣物或籌款,而當年適逢六四30周年,「進一步」出版了《六四十問》:「所以我要負責在檔攤賣書。 2019年六四晚會(資料圖片) 承傳「欣賞他人努力爭取民主」的理念. 在那些年的香港,除了有維園晚會,年輕一輩就著紀念六四的意義和形式,也出現過不少爭論。 而時至今日,當新一代港人早已移居海外和成長,給他們一本《小燭光》,意義又是什麼?

  2. 5 天前 · 【獨媒報導】「敏感日子」在即,多年來皆在前夕刊登紀念禱文的基督教媒體《時代論壇》,在6月2日的一期頭版開天窗,網頁版指「頭版專題未能刊出」。在社評中,《時代論壇》提及「那年的春夏之交」,指是一代港人的集體記憶、政治倫理的啟蒙與定規。他們指誠實面對歷史,不是為了延續 ...

  3. 5 天前 · 為紀念首代華人攝記,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緬懷新聞攝影泰斗陳橋先生 鏡頭下香港歷史點滴」專題展覽,展出十多張經典作品。 周六(6月1日)的講座有昔日工作伙伴分享與橋叔工作往事,《南華早報》前採訪主任陳家耀大讚橋叔盡責,採訪遠第一個到場亦是最後一個離場,拍攝足球比賽亦「我一定要等場波打完先走,如果走咗場波發生咩事點算呀。 新聞界行家尊稱為「橋叔」的陳橋,生於1927年,早期在《英文虎報》工作,後來轉往《南華早報》任職攝影記者至1987年退休,期間攝得眾多香港歷史性時刻的新聞照片,包括1967年歷時7個月「六七暴動」、1963年香港苦旱300名僧尼和3,000名信眾在跑馬地馬場誦經、1962年內地難民潮一個家庭被分離等。 展覽即日起免費予公眾入場參觀。

  4. 4 天前 · 【獨媒報導】 位於深水埗的獨立書店獵人書店表示,周日(2日)有警員到店外駐守,抄下出入人士身份證,但未解釋原因。 六四35周年將至,該店日前於店面貼上「35/5」的字眼。 被問會否覺得警方行動與「35/5」字眼有關,前區議員兼書店店長黃文萱說不作揣測:「日子敏感但唔重要吖嘛。 警方回覆《獨媒》查詢指,深水埗警區人員巡經基隆街時,發現一店鋪擺放了一張梳化在行人路上,對行人構成阻塞,遂向負責人發出警告,並登記其個人資料,及要求店鋪負責人盡快移走梳化。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上周拘捕7人,指涉嫌藉「敏感日子」煽動。 有記者問及「敏感日子」日子是否即是六四,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日子唔係重要」,重點是有人煽動對政府憎恨; 其中6人被捕後獲准保釋,涉另案的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則繼續還柙。

  5. 5 天前 · 週六 2024-06-01 運動公社. 就東方擊敗深水埗奪足總盃的三點觀察. 詐糊. 東方這兩季遇上傑志和理文兩強時,經常有好演出。 今仗面對深水埗,牌面較高的東方要做主攻一方,踢來頗為辛苦。 九十分鐘內的絕大部分時間,東方多數只是在兩邊尋找傳中機會。 受制於三名中堅,巴科爾無甚表現。 而中路的入滲的次數也是寥寥可數。 但那個詐糊,正是來自中路的精彩配合,而且最後將球送入網窩的余在言更是配合的關鍵人物。 以這樣精采的入球為東方這兩季的進步爭得應有的回報的話,會是多麼美好。 但如果不是之後加時的峰迴路轉,我這刻也不會對皇家馬德里多蒙特沒有任何期待。 假動作. 鄧嘉助深水埗追平的一球,源於球隊在中場線附近的自由球。 東方將防守線推至娥媚月頂,即是就算深水埗球員搶到第一點,也很難直接威脅東方大門。

  6. 5 天前 · 陳橋長女陳麗娟早前發聲明,指上書局未經其父親授權下,於2017年出版每本售價為300元的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劉細良則否認指控,事件在網上引起極大爭議。

  7. 4 天前 ·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林琳等一行十多人,今早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外示威,譴責美方、英方詆毀《國安法》和干預香港司法 。 陳學鋒強調,法庭依法公正辦案,裁決合憲合法,「法理清晰、證據確鑿」,促請美方停止對香港司法作無理指責。 民建聯亦向美領遞交請願信,惟星期日為休息日,美領無人接信。 民建聯遂將信放於領事館外,批評美方非常不重視民主。 眾人又高呼「維護國安天經地義 不容別國指手劃腳」、「雙重標準 虛偽可恥」等口號。 民建聯 港區國安法 獨媒報導 美國 初選47人案. 分享文章. 想贊助支持獨媒工作? (獨媒報導)初選47人案上周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中有14人罪成。 國際社會關注裁決,美國國務院向負責執行《港區國安法》的中國及香港官員實施新簽證限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