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養生/機器手臂微創手術 癲癎患者復元快. 李青縈 2024-06-02 02:07 ET. 癲癇手術藉助機器人輔助,可以讓手術治療更加精準。. (圖/123RF). 癲癇屬於腦部性非傳染疾病,以台灣為例,全台約20至30萬癲癇患者,其中三成是兩種以上藥物仍難有效控制,或是副作用 ...

  2. 4 天前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團隊去年10月引入輔助機械臂進行脊椎手術提升手術的精準度安全性及微創技術目前已有20人受惠仍有嚴重併發症風險. 脊柱融合手術即在畸形的脊柱內植入螺絲以矯正和融合脊柱一般用作治療脊柱側彎等常見兒童脊柱畸形疾病亦會用作治療成人背痛不穩定或畸形的脊柱及脊椎骨折等問題。 傳統的脊柱融合手術需靠外科醫生的人手操作,再配合其解剖知識、手術經驗及手術中的X光檢查引導螺絲的植入位置。 惟就算是由豐富經驗的醫生操刀,手術後出現下半身癱瘓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仍有2%。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關日康醫生指出,傳統手術依賴醫生的手感及對脊柱的認識,但如遇到嚴重變形或不存在椎弓根的個案,都會增加手術的風險及難度。

  3. 4 天前 · 傳統手術靠人手操作引入機械臂系統後手術前可做三維規劃螺釘植入位置手術期間機械臂會精準引導至預先計劃的位置亦為醫生提供患者脊柱的實時影像手術執行更精準脊椎神經線多 誤差後果大

  4. 其他人也問了

  5. 4 天前 · 後位脊椎手術和微創脊椎手術包括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經皮椎莖骨釘植入術以及微創側向椎間融合術隨著經驗累積與設備進步目前已能針對高齡脊椎狹窄患者施行內視鏡腰椎減壓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不僅大幅降低出血量與感染率亦縮短復原時間與可能之併發症2015年開始發展微創斜位椎體間融合手術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 相較於其他椎體間融合手術,OLIF具有較佳的脊椎變形矯正能力,及較低的神經血管損傷等併發症。 2018年導入Renaissance雷納生機械手臂設備,將使脊椎骨釘植入技術幾近完美,並進一步降低神經損傷機率。

  6. 5 天前 · (李紹昌攝) 港大醫學院去年10月引入輔助機械臂進行脊椎手術為本港首次使用該技術作為治療方法至今已為20個病人進行手術團隊指在脊柱手術中使用輔助機械臂可大幅提升手術精確度安全性患者的傷口亦更小改善治療效果減少併發症風險科研團隊於本港公院進行手術由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脊柱外科專家瑪麗醫院和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團隊共同進行病人年齡介乎10至79歲手術類型包括微創及開放式手術

  7. 4 天前 · 1.脊椎微創手術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 2.人工椎間盤手術微創骨釘脊椎護架置入 3.脊椎退化性疾病脊椎腫瘤及脊椎側彎疾病 4.脊椎椎體成形術骨水泥灌漿手術) 5.慢性下背痛治療 6.高頻熱凝及脈衝式熱凝治療 7.頭部外傷、腦中風

  8. 1 天前 · 1. 全脊椎神經減壓/3D微創手術. 2. 各式頸胸腰薦椎脊髓神經手術. 3. 全脊椎內視鏡手術. 4. 3D影像導航微創手術. 5. 脊椎骨水泥灌漿矯正手術. 6. 脊椎高頻熱凝與脈衝療法手術. 7. 腦外傷腦中風與腦瘤. 8. 神經重症醫學. 專業經驗. (2024年) 擔任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春季會大會會長舉辦全台第一場集各式頸椎手術大成多樣性頸椎前/後入路手術經皮頸椎內視鏡手術之大體實作課程與頸椎高峰學術論壇。 (2023年) 以“頸”囊妙計,全方位頸椎手術,通過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 (2023年) 發表擴增實境技術結合術中電腦斷層影像導航技術進行第一、二頸椎後路固定手術之臨床經驗,為世界第一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