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本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笔名华夫,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李德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

  2. 李德是一名德国人,1900年9月28日,他出生于德国南部慕尼黑郊外的一个小镇。 所以,作为一个地道的外国人,极具中国特色的“李德”,显然不是他的原名,李德原名叫奥托布劳恩。 得益于德国对教育的普及,在慕尼黑度过童年之后,1913年,李德进入了慕尼黑当地一所初等师范学校就读。 正是在此就读期间,他接触了右翼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开始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如同绝大多数德国年轻人一样,李德也进入德国军队,成为德军的一名列兵,并上了前线。 这也是李德第一次接触军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战败宣告结束,不过,李德是幸运的,至少比他大多数的德军战友幸运,在残酷的第1次世界大战中,李德并没有遭遇身体上的伤害。 德国战败之后,李德离开军队,并再次进入学校读书。

  3. 2023年5月23日 · 在红军长征史上,莫斯科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大人物。. 在博古、周公、李德组成的“三人团”中,李德像太上皇一样,对中国革命和反“围剿”斗争进行不切实际的瞎指挥、乱操作,结果在老蒋的新堡垒政策下,一败再败,不得不 ...

  4.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奥托·布劳恩 (德語: Otto Braun ),又名华夫,曾用名李特罗夫。 德国 共产主义者,生於 德意志帝國 慕尼黑 伊斯馬寧 ,成長於孤兒院,曾受過師範教育,後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 而被徵召入伍。

  5. 2024年4月11日 ·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本名奧托·布勞恩(Otto Braun),筆名華夫,出生於德國慕尼黑。1933年,中共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往中央蘇區,李德以中共中央軍事顧問的身份來到瑞金。

  6. 李德仁,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国工程院 资深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 院士, 武汉大学 学术委员会主任、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主任、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席 ...

  7. 2021年6月21日 · 在长征的路上,李德在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斗争中站在毛泽东一方。中共党史对李德的评价是,“李德是唯一走完长征全程的西方人”。 永远的离别

  8. 2024年5月6日 ·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 1932年春,奥托·布劳恩被苏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将经费交付佐尔格。

  9. 李德. 关于李德的身份,多数中共党史著作都认为其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德的身份受到了质疑,伍修权、师哲先后在回忆中认为李德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 两种观点迥异,截然相反,到底孰对孰错呢?. 其一,李德到 ...

  10. 2023年12月8日 · 毛主席. 李德的自大和不听劝告,导致红军在许多场战役中都损失惨重。 后来人们意识到毛泽东的想法是正确的,便劝李德改变战略方案,但李德还是一意孤行,指挥了一场十分拙劣的广昌战役,结果打了一场完败之仗。 中国革命在李德的指挥下完全被葬送了,在一次次血的教训下,李德的威信大大下降,在牺牲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他的军事指挥权终于被剥夺。 “李德其实不是草包” 由于李德的一意孤行,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后来的历史资料中,李德都被定位刚愎自用、指挥低能、阻碍中国革命的反面教员。 但一路追随毛主席的陈士榘却对李德有他自己的看法。 上个世纪90年代,陈士榘在家中看电视剧,电视上出现了李德的形象,这让他陷入了回忆之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