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2. 5 天前 · 泌尿科醫生指出,腎虧是中醫學上的名詞,代表泌尿生殖方面的功能低下,並非西醫解剖學的腎臟。 他也透過「9 的法則」教你算出性生活及自慰頻率多少才算正常。 太常打手槍會腎虧? 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在《健康多1 點》頻道中替大家解答,事實上腎虧就是腎虛,屬於中醫學上的名詞,代表泌尿生殖方面的功能低下受到影響,並非西醫解剖學方面的腎臟。 民眾常存有性功能方面有問題,就到門診要求驗腎功能的迷思,西醫方面腎臟為「過濾率」的功能,與腎虧並無太大關係,「腎虧後會不會造成腎臟疼痛? 其實不會,它沒有所謂的相關性質,不是同一件事。 至於腎臟痛是否代表「手槍打過頭」? 邱鴻傑也解釋,與腎臟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太多也不是好事。

  3. 5 天前 ·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很多人可能從沒有聽過「重複性勞損」 ( 英文學名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簡稱R.S. I.) 這個醫學名詞。其實R. S. I. 是多種十分常見疾病的統稱。 它們包括腕管綜合症 (Carpal Tunnel Syndrome)、滑囊炎 (Bursitis)、肌腱炎 (Tendinitis)、腱鞘炎 (Tenosynovitis)、扳機指 (Trigger Finger)、肩頸痛症、腰背痛症、膝關節勞損等多種疾病。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調查發現,本國成年人口之中有一成以上曾因為R. S. I. 影響身體局部失去功能需要治療,而大部份R. S. I. 患者的致病原因都是直接和工作受傷有關。

  4. 5 天前 ·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簡稱流感flu)比傷風嚴重,通常症狀來得較急,包括喉嚨痛、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鼻塞和咳嗽,症狀多數在三至五天慢慢消退,但不適的感覺可能持續一、兩個星期。 導致流感的病毒可分為甲型 (type A)、乙型 (type B)和丙型 (type C),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導致大型流感疫症的主要病因,丙型流感病毒通常只會帶來輕微的症狀,現時預防流感的疫苗都是針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 甲型流感病毒可因它們的化學結構而細分為多種品種,乙型流感病毒則沒有再細分,每年的季節性流感疫症都是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甲型流感病毒可存活在其他動物,包括雞、鴨、雀鳥、豬、馬、鯨魚、海豹等,乙型流感病毒則只在人類中傳播。 下列的表格將傷風和感冒的症狀分別出來﹕.

  5. 5 天前 · 腳踝骨折 (Ankle Fracture) 是指包裹着腳踝關節的小腿脛骨 (Tibia) 或小腿腓骨 (Fibula)下方折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骨折。 據統計,北美每年每一千人之中接近兩人會有腳踝骨折。 傷者常因失卻平衡而將重量過分壓向足部。 衝力加上體重將腳踝關節向內旋、外旋、內扭、外扭、伸屈、或向上壓,都有機會造成腳踝骨折。 雖然大部分較輕微的腳踝骨折和腳踝關節扭傷的症狀非常相似,都是以疼痛、腫脹及瘀傷為主,但是骨折受傷的症狀會比扭傷嚴重得多,有經驗的醫師很容易分辨。 在醫院,急症室醫生會透過X 光檢查骨折,並將骨折復位及以石膏或支架固定。 如骨折部分嚴重移位或有粉碎性骨折,便要進行外科手術。 前半部分的療程主要目的是讓骨折處固定癒合。

  6. 2024年5月27日 · [2016-12-14]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研究發現,耳朵大或家族有長壽成員的人大多壽命較長,且不容易感冒。 而且百歲老人的面容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耳朵很大,表現為耳朵整體大和耳垂大兩種。 在一項科研專案中,研究人員調查了50位8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現他們的耳朵都有兩個特徵。 整體耳廓長. 耳廓的長度,科學的計算方法應該是從耳朵尖到耳垂下。 一般成年人的耳朵平均長度為5~8釐米。 但是接受調查的這50位長壽老人,從耳輪最高處至耳垂最低處,耳廓長度都大於8釐米,而且壽命越長、耳朵越長,其中兩名百歲老人的耳廓長度分別達8.4釐米和8.5釐米。 耳垂大. 耳垂就是從耳屏到耳朵的最低處。 一般成年人耳垂長度為1—2.5釐米,但是長壽老人的耳垂長度至少在1.8釐米以上,而且厚軟肥大。

  7. 5 天前 · 體外衝擊波治療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 技術最初起源於八十年代醫學應用體外衝擊波治療腎結石的衝擊波碎石技術。 由於發現體外衝擊波對於治療肌肉及骨骼組織的慢性勞損痛症具有療效,所以逐漸開發出今天的體外衝擊波治療器 ESWT。 研究發現衝激波能刺激新血管生長、加速血液循環及喚醒細胞自我修復的能力。 而體外衝激波發放的高能量會刺激神經末梢,達到震痛效果。 研究同時又發現體外衝擊波能透過爆破氣化泡的原理將慢性發炎組織內的鈣化沉殿物瓦解及製造局部微形骨折,固能有效地治療鈣化性筋腱炎及多種慢性肌肉筋腱痛症。 由於體外衝擊波治療的針對性破壞原理,醫學界不會將其作為初始治療手段。 通常當遇到傳統治療方法未能治好的頑疾時才會使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